孫山無語地看著眾人,他也不想表演,還不是他們自作自受,沒苦找苦吃。
越讓不做什么,就越要做什么。
何族弟語氣哽咽地說:“山哥,你的二胡曲子,我想回老家。”
這話一落,大家呵呵一笑。
四次落榜生何書桓假裝平靜地說:“族弟,過幾天就回老家,不用多想。”
何族弟不好意思地看著大家,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
何族弟算得上順風順水,年紀輕輕就考上舉人,比在座的閱歷少,所以聽到傷感的曲子也只是傷感,沒一會兒就恢復了。
當然何族弟更是沒斷奶的娃子,想到這次離家那么久,聽到讓人悲傷的樂曲,自然想回家,想阿娘了。
另一個何家落榜生苦笑地說:“真后悔來湊熱鬧,這曲子,怪不得新科進士們都覺得悲情了。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么凄苦的曲子,今日長見識了。”
至于活潑好動的二孫媳婦,性子大大咧咧倒是帶著欣賞的心態去聽,聽完了也就是那么回事。
其他的女眷就不一樣了,心情郁悶得不行,只是不好失態。
孫家村的孫定南和孫大力聽孫山的曲子,也想家了。
孫大力掛心地說:“也不知道家里的幾個小子怎樣?阿娘和媳婦不知道能不能壓著他們?”
孫定南也想家,搖了搖頭說:“大力叔,你放心,李嬸子是個有本事的,肯定把你家幾個小子治理得服服帖帖。”
孫定南跟孫大力一樣,想到家里的娃子,媳婦,父母,祖父母,恨不得立即回家。
桂哥兒一點也沒有感慨,因為山哥在哪里,他的家就在哪里,只要跟山哥一起,心就有安放之處。
至于家里的金花和娃子,桂哥兒是個沒良心的,知道蘇氏和黃氏會幫忙照顧,不用擔心。
他的任務只是好好照顧孫山。
何家人問孫山這曲子是誰寫的?
千萬不要告訴他們,是孫山寫的,打死他們都不信。
孫山哪里敢說自己寫的,因為的確不是他寫的。
連忙說到:“這曲子在漳州府流傳,也不知道誰寫的。不少瓦肆都喜歡演奏”
自從孫山的成名曲問世后,快速在二胡專家中流傳開來,十年過去了,早就不知道誰創造的曲子了。
孫山可不會承認自己先出品,以他的閱歷,哪里能寫出悲涼的曲子,免得引起懷疑。
頓了頓,孫山連忙笑著說:“不如我再給大家來一曲,呵呵,我敢說我的二胡技藝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