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商船快速穿過徐州,途中經過沛縣,繼續往北行駛,很快到達山東的魯橋驛,之后在濟寧停下來裝貨卸貨。
陳家商船從廣府出發,裝上本地特色的貨物。
一路走一路販賣,一進一出,每到一個商貿繁華的城市或者碼頭,陳家就進行貨物交易,賺取差價。
當然最貴重的貨物肯定到最大的城市才會賣。
陳家商船的主要目標還是京城。
陳東零告訴孫山,他們從海外淘了不少新鮮的好事物,等到了京城,賣給達官貴人,這才是主要的賺頭。
至于賺多少,商業機密,無法奉告。
孫山對這種走南闖北的大商賈佩服不已。
雖然無奸不商,可這樣做也冒了很大風險,演繹著富貴險中求。
陳家因為朝廷有人,所以做起買賣來相對容易,加上陳東零腦子靈活,看貨看得準,這些年積累的財富節節攀升。
孫山對此只有羨慕,卻不敢涉足。
無他,性格使然。
他又不是那種能說會道的人,做買賣不適合。
孫山哄一哄相熟的人還可以,哄外面的人就不行了。
還是默默地拿起書,考取功名,默默地做個官,最好是偏安一隅的那種地方做官,默默地做實事。
不過現在說這些還為時已早,當官之事,十字都沒有一劃。
濟寧州是兗州府下的一個州(縣)。
說到這個就有一段故事。
一開始濟寧州是府,管轄兗州
由于先帝的一個兒子就藩兗州,于是兗州變成府,而濟寧變成州(縣)。
這樣的變化不僅導致了府州屬縣的大調整,而且兗州和濟寧的“身份”也進行了“互換”,其管轄關系徹底顛倒。
哪怕是濟寧因為運河而興盛,其重要性要高于兗州,但因為藩王在兗州,其政治上的地位仍還沒有發生轉變。
孫山相信濟寧人肯定憤憤不平,明明是老大,明明經濟最好,結果因為政治因素,不得不變成老二,還被曾經的老二管轄,不得不說的委屈。
說到進入山東地界,孫山想起了魏大人。
年少就知道魏大人的好,現在更懂魏大人的好。
只可惜魏大人因為年紀不得不告老還鄉,不得不離開黃陽縣,換來一個貪官唐大人。
每次想到這里,孫山只能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