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宿遷停留了兩天,陳家商船繼續北上。
沿著京杭大運河走可以說平緩又省力,不用停下來爬山,孫山不由地贊嘆這條運河的偉大。
隨后經過邳州,徐州,陳家商船再一次停留。
徐州,又稱“彭城”,自古以來兵家必爭之地,除了歷史悠久,人杰地靈之外更有一項著名的“特產”,那就是出過很多皇帝。
漢高祖劉邦、西楚霸王項羽、東吳大帝孫權、南朝宋代宋武帝劉裕等等,被稱為“帝皇之城”。
大乾的開國皇帝祖籍便是徐州。
雖然帝王們接二連三的出自于徐州,但帝王們同時也因此“忌憚”徐州,總擔心這座“盛產皇帝”的地方會再出新的真龍天子威脅自己的統治。
傳說已故皇帝登基之后,就命令軍師赴徐州云龍山一帶“斷其龍脈”,以試圖破壞徐州的“風水格局”。
徐州人有一個顯著特點:“其民悍勇好斗,易與為非”。
徐州人非常尚武,長的都高大威武,膽力絕人,喜歡搶劫。
而且各個藝高人大膽,一感覺不爽,就飛揚跋扈。
蘇東坡《徐州上皇帝書》上描述:其民皆長大,膽力絕人,喜為剽掠,小不適意,則有飛揚跋扈之心,非止為盜而已。
徐州人一言不合就開干,講道理是不存在的。
徐州作為南北樞紐,是南方和北方力量拉鋸的戰地,這地方經常有兵災。
多次大戰在徐州發生,比如楚漢爭霸中的彭城之戰,曹操與劉備的徐州之戰。
更慘的是這地方水患巨多,經常是“室廬漂沒,田野荒蕪,百姓流離。”
黃河“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黃河改道,和神龍甩尾一樣,從河北甩到江蘇,再從江蘇甩回河邊,中間區域皆是澤國。
徐州因地勢原因,“受害甲與他郡”。
蘇軾到徐州當市長,第一年就碰上黃河決口,城門下“水二丈八尺”。
澇后多旱,第二年又是大旱,市民吃不飽飯都去搶劫。
嚇得蘇東坡這么豁達的人,第二年就提桶跑路到湖州了。
再也不敢在徐州做官了。
雖然現在世道穩定,但陳東零和陳管事吩咐大家乖乖地留在客棧,不要出去亂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