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山無語地看著孫三叔,一把年紀了,做事還風風火火。
還有怎么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他發(fā)財了?
孫山給了不少相熟的親朋好友綢緞布,不發(fā)財,給得起嗎?
那可是綢緞呢。
三叔去了一趟府城,才反應過來孫家老宅發(fā)了財,這反應能力有點慢呢。
不像年輕的孫三叔,莫非是年紀大了,機能退化了,敏感度降低呢?
孫山讓孫三叔稍安勿躁,大家好好說話,不要那么急切急躁。
孫三叔白了一眼孫山,非常急切地說:“山子,哼,好狡猾。要不是這次跟著我大哥一起到府城,都不知道你發(fā)了財。一千兩的宅子說買就買,我大哥不帶眨眼的那種,呵呵,肯定發(fā)大財了。”
孫三叔這次是去賣山貨,賣完后,數(shù)了數(shù),大賺20兩,心里樂開花了。
這絕對是最高峰的一次大買賣,還是第一次賺那么多錢呢。
美滋滋地想著去吃頓好的,買一件銀飾給婆娘,哄一哄她開心。
誰知道等回到何家,聽到明哥兒和大姐說已經(jīng)付錢了,房子過兩天就可以騰出來。
孫三叔八卦上前一問,原來明哥兒買了房子,在府城終于能安家了。
孫三叔心里酸溜溜的,能在府城有房子,那可是大本事之人。
他只能在黃陽縣買,在府城根本買不起。
弄得他的廣哥兒兩口子一直在孫大姑的“人工宿舍”和別人混住。
孫大叔好奇地去參觀明哥兒買的房子,簡簡單單的一座小房子,只有三個房間加一個廚房加一個天井。
比他的黃陽縣屋子小太多。
但這是省府的房子,豆腐那么一小塊,比黃陽縣的房子貴很多。
孫三叔不由地暗想二哥一家不聲不響地發(fā)財了,可以給家里小子買房了,比自己更進一步了。
誰知道看完明哥兒新買的房子沒兩天,就聽到他的親親大哥也要買房子。
孫三叔當時覺得沒什么。
二哥都買的起,大哥肯定能買的起。
于是屁顛屁顛地跟著去看孫伯民新買的房子。
誰知道到了目的地,孫三叔的心撲通撲通地跳。
他大哥買的房子是不是有點太大了?
比他的黃陽縣房子還大,還多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