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山覺得還是孫伯民和蘇氏好,只有他一個小子,家產全是他的,不用操心兒子為了分多些家產反目成仇。
如今孫伯民和蘇氏只著急孫山娶妻生子,其他事情根本不用多想。
孫山看了看德哥兒,以前是馬大哈,現在娶妻了,也開始有煩惱了。
難為他了,像德哥兒這種性子肯定不耐煩這些東西。
德哥兒繼續說:“山子,你快把我安排到你身邊做事好了,我不想留在黃陽縣,在這里沒有出息。做什么都被阿爹阿娘限制,哎,真煩?!?/p>
孫山覺得好笑,搖了搖頭,笑著說:“德哥兒啊,你這是為難我啊。你別看我是舉人老爺,實際比你還不如。我現在還要吃我阿爹阿娘的,可沒有收入帶回家呢。你說,把你安排到我身邊做什么?要是我家大業大,讓你做管家還行,可我什么都沒有,連工錢都開不起給你呢?”
德哥兒無言地看了看孫山,想了想,覺得孫山說得對。
現在孫山比他還不如,無事生產,什么活都不干,只在讀書考取功名。
而且還要問阿爹阿娘要錢。
聽大伯說為了娶大戶人家的小姐,把大伯的家產全挖光,十足十的敗家子。
弄得大伯和大伯娘外面看起來風光,實際心里苦啊,連雞都不舍得劏來吃。
偷偷摸摸拿去市場賣,要是光明正大去賣,別人會笑話,會說老太爺老夫人連雞都吃不起。
德哥兒嘆了一口氣,偷偷瞄了一眼孫山,這次赴京趕考本來充滿希望,結果科場都未進去,半路折返。
可憐的山子,真是倒霉催了。
看來兩年后大伯和大伯娘還要為路費而煩惱,聽說赴京趕考的路費是天價的,去一次的錢都能在黃陽縣買一套兩進院的房子。
德哥兒聽老丈人的兄弟黃秀才說,年輕的時候去省府參加鄉試,每一次都把家里的存款挖光還要借錢。
去了幾次,黃秀才回頭是岸不再去趕考了,之后家里才慢慢富裕起來。
去省府趕考都要花費那么多了,何況去京城,那可是天文數字。
只有他大伯那種稍微有資產的人才能支持。
至于要大戶人家的小姐來資助,德哥兒認為孫山不是“軟飯男”,吃不了軟飯。
何況男子漢大丈夫,就不應該吃軟飯,要不然被人取笑。
想到這里,德哥兒決定還是要留在縣學干活,多賺些錢,給孫山上京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