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族老們又找上門了。
知道孫山明天要落廣州,特意過來交代一些事。
村長喝了一口茶,高興地說道:“山子,這次你要上京趕考,一路上要小心,爬山涉水,路途又遠,必須謹慎為上?!?/p>
孫山連忙點頭說:“村長阿爺說的是,我知道了,我們會小心的。”
族老又吩咐孫山幾句路上小心的話。
最后村長拿出10兩來,嘆了一口氣說:“山子,村子窮,這點錢不多,是村里人的心意,你拿著。”
孫山連忙拒絕:“村長阿爺,族老阿爺們,我已經有路費了。鄉親們也不容易,這些錢我不能要?!?/p>
孫伯民在一邊也說道:“村長,山子的路費已經有了,這些錢還給村里人。大家賺錢不容易,山子不能要的。”
黃氏也說道:“村長,要是山子路費不夠,我們肯定要的。但現在已經有了,這些錢怎么也不能要。鄉親們的錢都是辛苦賺回來的,我們可要不得?!?/p>
孫三叔看得連連翻白眼,想到昨晚孫山見錢眼開見的樣子,跟現在一副視金錢為糞土的模樣,大徑相庭。
好一個虛偽的孫山!
如果不是親生侄兒,孫三叔早就拆穿他了。
村長和族老堅持要給,孫山堅持不要,兩方人馬你來我往,看得孫三叔更是暗罵。
最后還是村長和族老完勝,孫山不得不收下10兩。
孫三叔臉色一變,他就知道山子愛錢又虛偽了。
看吧,最后還不是收入囊中了。
哼,做了那么多表面功夫,最后還不是收下錢。
綠茶-孫山-婊!
村長又對孫山說:“山子,舉人立碑這事,我們會慢慢辦。至于碑立在哪里,村里已經決定了,還是立在祠堂門口。”
村長的本意想立在村口,好讓外村人一眼就能看到。
不過外村人比不上孫家的列祖列宗,商量來商量去,還是立在祠堂門口好。
孫山對此沒有意見,或者說正合他的意。
他一直都贊成把舉人碑立在祠堂前,在村口實在太張揚太浮夸,不像他的性子。
另一個族老說:“我們孫家如今有舉人老爺了,祠堂要修一修了。至于怎么修,這件事等你高中回來再商量。”
孫家村的祠堂還是祖祖輩輩當初逃難過來修的,早就破爛不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