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約總感覺心神有些不寧,只能私下跟各個羌族首領加深關系。
更是對這些羌族政策性的扶持一下,幫他們從外地收購羊羔,讓牧民有些收入。
雖說韓家不用卸下了枷鎖,可萬一出現(xiàn)意外呢?
給自己留一點后手,也不至于到時候損失慘重。
韓約這些小動作,段攸也不去管。
剛忙完各地的春耕,想回金城休息幾日,可接到了老爹給發(fā)來的信件,打斷了他放松的計劃。
段攸再次把手下召集起來,將段公給他的信件讓眾人傳閱。
他手下的武將都毫不在意,可手下謀臣卻緊皺了眉頭。
眼看眾人都不說話,還是段攸打破沉靜。
“諸位也看了,我大兄成為了敦煌郡守,可他只會領兵,卻不會治民。”
“如今敦煌各族,也不愿意派出各家精英協(xié)助他治理敦煌。”
“這事他求老爺子了,我父轉(zhuǎn)手讓我處理。”
“諸位有誰愿意過去,協(xié)助我兄長,治理敦煌。”
段攸的話一落,幾人互視一眼,都不說話了。
這段攸的兄長段波,這位可是一個妥妥的西涼漢子。
你讓他領兵打仗,那是有水平的,前不久剛?cè)珰灹缩r卑騎兵。
但是治民,不僅不通,還亂搞。
自己等人過去協(xié)助這位,他會聽從自己的方略嗎?
段攸手下會治民的,也就是田豐、顧雍、法衍、賈詡四人。
顧雍還沒認主,在一個歲數(shù)小,沒資歷,段波還真不一定聽從他的話。
賈詡為人圓滑,讓他過去,必然是去兄長那摸魚,作用也不大。
段攸只好看向了田豐和法衍了,這兩人,一個是自己世叔,比自己長一輩。一位已到中年,人情世故也是懂得,想必也能與自己兄長處得來。
“還請元皓、元化兩位先生前往敦煌,協(xié)助我兄長吧。”
段攸看兩人有些難色,也不等二人拒絕,接著說道。
“我手下有一批少年,雖說年齡幼小,可每個人都識文斷字,尤其對算數(shù)也算略懂。”
“你倆那數(shù)百名少年帶走,幫助你們治理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