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明只是淡淡的“嗯”了一聲,隨后便走回了自己的座位上。
關于汪海明的態度轉變,在場的領導都看在眼中,大家心中幾乎同時達成了一種認識。
“曾經的紅人李東沐,失寵了。”
這種變化,盡管外在不易發現,但是在大家心中的變化,卻能夠實實在在的反哺在現實中的。
午餐過后,李東沐沒有絲毫停留,直接返回了博州市。
此時對他來說,正在思考著如何和柳利國說這件事。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
李東沐突然想起一部電視劇中的臺詞。
“所有的變化都可能伴隨著痛苦和彎路,開放的道路,也不會是闊野坦途。但大江大河奔涌向前的趨勢,不是任何險灘暗礁能夠阻擋的。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面對艱難險阻,我愿意,為之奮斗!”
這是李東沐對博州的情感,當然也是此時的真實感受。
李東沐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情況怎么就莫名變成了這樣。
下午。
柳利國接到電話后,徑直來到了書記辦公室。
“李書記,確定是書記還是省長陪同了么?今早交通部辦公室還和我們聯系,讓盡快報送調研預案。”
“這幾天,又對調研路線全過程的走了一遍,還是發現有一些問題的,已經讓責任部門進行高質量提升了。”
看著柳利國滿懷期待的眼神,李東沐一時不知該如何說出口。
“難道說這次調研不讓博州組織了?還是說兩個主要領導對這次調研的熱情都不太高?”
“老柳,調研點位和路線依然不變,問題還是要迅速整改提升,只是……這個調研活動的對接工作不需要我們負責了。”
柳利國皺了皺眉有些不解道:“書記……我不太懂您說的話意……”
“今天上午還和交通部對接呢?我們不對接,哪個部門對接?交通廳么?”
“這個涉及的可不只是陸路交通,還是水運交通啊。”
李東沐也不想將此事隱瞞下去,于是便如實說出這是汪明遠的要求。
“這……汪省長也太霸道了吧。我們都已經準備了這么久,說不讓我們負責就不讓負責了?”
“這不就是讓省政府辦公廳明搶過去,充當自己的政績么!”
“不行,我要去找汪省長理論,實在不行找省委書記匯報。”
李東沐搖了搖頭道:“段書記知道,這是他安排的讓汪省長全權負責的。”
“另外,還有一件事需要和你說,而且僅限于我們兩人知道。”
“汪省長當著段書記的面說,不允許博州與林城同臺競爭,要錯位發展,讓我們再謀劃新的發展思路。”
“這……簡直是……太不可理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