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商場如戰場。”
可是,g場又何嘗不比戰場激烈呢?沒有硝煙的戰爭,卻隨時都能讓人失去自由。
10月中下旬,天高氣爽,沒有了盛夏時的酷暑,而且正值山花爛漫,博州竟然出奇的迎來了旅游的“小高潮”。
李東沐對此也頗感意外,看來流量的密碼也不是永恒不變的。
翌日。
林城考察團一行如約而至。
“李書記,看著博州的城市交通有些擁擠了,也該考慮一下城市交通改造提升了。”
剛見面,趙建軍便要送李東沐一份“大禮”。
只是,趙建軍并不知道,此時的博州城區有四分之一的車輛都不是本地的。
“還是趙書記觀察的仔細,論城市精細化的管理水平,我們和林城老大哥還要多學習,也有很長的路要走的。”
“考慮到今后旅游常態化火熱后,確實需要考慮幾種道路交通的提升方案了。”
聽到旅游二字,趙建軍心中就有些焦躁。
“東沐書記對衡泰文旅城項目成竹在胸嘍?”趙建軍反問道。
“哈哈,趙書記多慮了。我的意思是您在路上看到的這些車輛,都是到博州旅游的。也不知為何,這幾天竟然迎來了新的一波旅游高峰,每天的街道上都是人滿為患,著實有些苦惱啊。”
面對李東沐的“凡爾賽”,趙建軍有口說不出。
和博州相比,林城也不過只有省會的頭銜,以及省委省政府在政策和資金上的傾斜,在旅游產業上,確實和博州沒有可比之處。
短短的幾句交談,林城考察團的高傲便被打掉了不少。
“趙書記,我今天將涉及德江運河建設的所有單位都叫了過來,可以真正實現無縫銜接,希望我們雙方可以坦誠相待,碰撞出火花。”李東沐說道。
趙建軍笑了笑道:“那就太感謝李書記了。不過你剛才說文旅工作干的不錯,正好我將文旅部門也帶了過來,要不一起交流交流?”
“趙書記,你看我還沒想到將文旅局長叫來,恐怕他這幾天要忙的像陀螺一樣了,要不改天再說?”
看到李東沐的拒絕,趙建軍內心的疑蟲又被鉤了出來。
“怎么?這是要藏私啊,擔心我們把好經驗學走后,搶了博州的生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