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領導,我是博州市委書記李東沐,也是德江運河擴建的倡議者?!?/p>
李東沐首先亮明了身份,隨后又主動將矛頭指向了自己。
對于這種做法,確實有效緩解了主辦方交通部的壓力。
“從博州看,這里就是萬山省的一個縮影,或者說是西南地區的縮影。交通區位不優,產業基礎孱弱,人均收入不高,城市發展不強,這些都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當下,上級提出了要以大基建帶動城市大發展,促進民生大提升,我覺得單純的將基建鎖定在城市發展上,動力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我們的地基還沒有打牢,即便城市發展的很好,可是僅憑現在的基礎設施服務力,恐怕也很難吸引到實力強、帶動就業好的企業?!?/p>
“我們現在需要做的是打基礎、立長遠的事情,盡快將短板補齊,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城市或者區域發展。”
“不知道,大家認同我的觀點么?”
拋出這個問題,自然的消除了一部分爭端引發的矛盾,進而將話題引到新的事情上。
參加座談的城市中,若論實力,天府市獨一檔,第二檔的就是林城和博州齊頭并進了。第三檔就是其他地市。
寶山縣等幾個山城市的縣區,盡管是正廳級建制,但是全年gdp也不過千億出頭,只能說比普通縣區強一些,但是和地級市相比還是有較大差距。
李東沐提出的觀點讓在座干部陷入了沉思中,因為這是大家普遍面臨的問題,而且也是制約發展的根本問題。
當然,天府市除外。
看到矛盾焦點轉移,楊俊杰便開始將矛頭向李東沐身上引。
“東沐書記近期火出圈了,博州的文旅做的又十分出彩,難道你們也面臨這些問題?”楊俊杰故意問道。
“越是向好發展,越是有壓力啊。作為普通地級市,能夠得到上級政策和資金支持的力度有限,所有工作都要靠自己吶?!?/p>
“和天府相比,我們的各項工作都是小巫見大巫了。”
李東沐的這句話就有所指了,畢竟副省級城市在很多方面得到上級的支持很多,所以怎么會理解兄弟地市的痛苦呢。
楊俊杰聽后不再吭聲,默不作聲的拿起水杯遮掩著尷尬。
“是啊,現在的工作越來越難干,有些想法沒錢就難落實,而要是四平八穩的干,老百姓又覺得我們太無能……”
“沒錯,思來想去也真的沒什么好干的。我們也想塑造大交通格局,可是看看負債,再看看收入,還是算了吧?!?/p>
西南地區的領導對修路這件事都是很贊同很支持的,這些年也確實讓更多處在山區的群眾能夠走出大山。
但是對地方政府來說,修路雖然是大民生,但是算經濟賬,那可是純賠的,不說地級市,任何一個縣恐怕都得背上百億元的債務。
李東沐的話,引發了大家的共鳴,而他也抓住了這個點,引申出了擴建運河的想法。
修運河,自然也需要錢。但是交通部領導在,有他們的支持,錢不就來了嘛。
地方匹配資金雖然不是小數,但是航道修建過后,大噸位的貨輪不就通航了?港口碼頭經濟不就起來了么?錢不也就來了么?
對西南地區的城市來說,航道的經濟價值和實用價值要高于高速。
李東沐接連拋出了幾大利好,將座談會的風向逐漸拉回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