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書記和省長是同等權力的,前者管人,后者管事。
按照體制設計來說是沒有錯的,但是書記是掌控全局的,市長則負責全局各項事務的落實。三重一大事項不僅要在市政府常務會上民主集中審議,而且還要上報市委常委會研究,若未通過,依舊無法實施。
招商引資,從性質上來說屬于一個地方全年經濟發展的中心工作,因此當方案出臺的時候,都會提請常務會和常委會審議,通過后才會引發下轄地方和單位。
看到李東沐的批示后,趙曉娟的嘴角不禁翹起來。
“書記,有了您的批示,這項工作就有底氣了。我保證,2022年絕對擺脫全省落后位次,確保位于中上游。”
李東沐瞥了一眼對方道:“中上游?趙市長,你怕不是又忘了我之前是分管什么工作的吧?”
“全省第一方陣。”
趙曉娟聽到這個目標后,嘴角瞬間彎了下來。
“書記……這……難度也太大了吧……”
“嗯?難度大?”
趙曉娟也清楚李東沐的作風和脾氣,于是低聲道:“我盡全力。不過這還需要您和王市長的大力支持,有些干部不拿著鞭子抽打著,他就絕對不會動一動。”
李東沐明白趙曉娟的難處,于是點頭同意了。
“趙市長,我建議這個方案結合各縣區的情況再優化一下,任務需要提升的,就再加一加。若是確實困難的,那就減一減,另外黨政班子領導都要分包任務,指揮在一線。”
“你提前擬定一份草案,我會在常委會上再安排部署的。”
趙曉娟點點頭:“書記放心,只要有您的領導,我相信任務目標一定能夠達成的。”
趙曉娟是個比較率真的人,當然并不是說對方傻,能夠在縣委書記任上走一圈,而且還能晉升副市長的,那絕對不是一般人。
“曉娟,你覺得博州市的短板或者最大隱患在哪兒?”
趙曉娟聽后皺了皺眉:“從我個人的分工來看,短板應該是招商引資,以及產業發展。博州的產業結構比較單一,市場經濟好的時候,全市的經濟形勢也會隨之向好,但是市場萎靡時,全市也會跟著波動。”
“和其他地方相比,我們這兒的經濟形勢太被動。”
李東沐認可趙曉娟的意見,同時又隨口問道:“隱患呢?”
“這個……我覺得……常務副市長應該更了解。”
眼看趙曉娟打馬虎眼,李東沐隨即甩了甩手:“行了,忙你的吧。”
趙曉娟笑了笑:“書記,有些了解不全面的話,確實不能隨口就說啊。不過,金融風險需要引起重視。”
李東沐聽后愣了愣,隨后喃喃道:“金融風險……”
趙曉娟離開后,開始有不同層級和不同部門的領導前來拜訪。
新領導上任,這是慣例。
盡管李東沐不喜歡這些環節,可是已經成為了官場上的慣例。你不去拜訪,別人會說你清高,不懂禮節。
因此,李東沐也不能免俗的,前往履新的領導前拜訪。
不知不覺間,履新的第三天又落下了帷幕。
李東沐望著窗外的夜色,再看了眼日歷。
“今天已經臘月二十二,距離過年只剩下一周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