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沐發言完畢后,任大鵬便就這項工作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調動全縣大招商的積極性是好事,但是我覺得不能隨便一個企業都能入駐產業集聚區,還是設個標準,比如說符合我們的環保污染值、畝均稅收、就業崗位帶動等要求,否則都來一些小企業,那我們的園區不就成一個雜貨攤了么?”
任大鵬說的很有道理,畢竟園區的成立,是為了扶持壯大龍頭企業,培育主導企業的。
“剛才大家都發表了意見,我覺得講的都很好,我完全贊同。關于招商引資稅收分成這件事情,其實是我們的眼界太窄了。以前,我們勇氣習慣于以上級下達的文件要求為執行指令,卻忽視了更多符合市場規律的政策和思路,開會前,我一直擔心的是政治問題,擔心上級會不會對我們有意見,擔心會不會讓上級領導不開心,但是卻忽視了我們要發展的決心。”
“陶陽書記的話點醒了我,想要發展,必須要靠自己。上級政策只是給我們帶來了機遇,能不能抓住它,主要在我們的能力。就在剛剛,我私下了解了市區和經開區等開發區之間關于引進企業的合作模式,他們采取的也是這種稅收分成模式,只不過因為他們不是獨立的一級財政,所以都匯入了市財政局。市政府也沒有特意下發文件要求此類行為,全在于他們之間的協商。而協商的比例差不多也是5:5或者4:6。”
“所以,我覺得稅收分成政策是有可操作性的,也是值得試行的。希望大鵬縣長牽頭,商務局和相關職能部門配合,共同將招商引資政策完善好,使其具備更強的執行性。”
陳海洋的總結發言,讓稅收分成政策一錘定音。
散會后,陳海洋稱贊起了李東沐。
“東沐,你不僅是個理論高手,還是經濟能手啊,你提出的這個政策,就猶如春雨,澆到了干渴的臨川大地。我很想知道,你去過南方這些城市么?”
李東沐搖了搖頭:“縣長,其實提出這件事,我最初是有私心的,后來才意識到它的真正作用,至于這些城市,我也沒去過。希望縣長能帶我們去參觀學習。”
陳海洋笑著指了指李東沐:“你這小子,這算是以私謀公吧?我可是聽小道消息,你可是公務員中的隱性富豪啊。”
李東沐笑了笑:“果然瞞不住縣長睿智的雙眼,我就是運氣好,賺了些小錢。”
陳海洋白了李東沐一眼喃喃道:“我讀書少,你別騙我,幾千萬能叫小錢?”
李東沐關于財富的問題沒有深入展開,如果他將小舅子高飛代持京東股份的事情講出來,陳海洋等人估計更受打擊。經過一年的發展,當初注入的2000萬元股金,此時應該價值上億元了。
說到以私謀公,李東沐自然不能放過達利食品入駐產業集聚區的事情。
“縣長,我可以為園區引進了一個潛力巨大的企業,一定要按照今天說好的稅收分成比例執行啊,否則我可就成冤大頭了。”
“東沐,這個企業執行不了吧,畢竟具體政策還沒有出臺呢。”陳海洋說道。
“那可不行啊,我要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堅決不做冤大頭,要不然,我和企業說,暫緩簽訂合同,等政策出臺后再簽協議?”
面對李東沐的“威脅”,陳海洋無奈的搖了搖頭笑道。
“好吧,就讓你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吧,同意按照新政策執行。”
“縣長一言,駟馬難追,能不能在政府常務會上出個會議紀要,我擔心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享受不到長久的福利啊。”
陳海洋指了指李東沐:“你小子真是連家人都不信任,真夠雞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