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未來十年招生人數肯定是越來越多。”
“兩三年之后,破十萬招生應該問題不大。”
“我們龍國人口基數太多了,每年落榜的高考生你知道有多少嗎?”
“將近三百萬啊。”
“兩百八九十萬,靠三百萬人沒有大學上。這是多么可怕的一個數字啊?”
“很多國家一年的出生人口都沒這么多。”
“就算這當中三分之二的人不上大學直接出去打工。”
“那剩下三分之一的肯定還是希望能有個大學上的。”
“我就算一年招十萬大學生。也才占了落榜高中生的百分之三左右。”
“要我說,我山河學院一年招三十萬大學生都不過分。”
“別看我現在有十幾個學院。其實遠遠不夠,還有很多新專業可以搞的。”
“就比方說眼下最火的通信專業。”
聊到自己的大學,李墨白可謂是信心滿滿。
他對未來充滿信心。
林依云不說話,只是默默的在心中算賬。
按照李墨白這個招生規模來算的話,累計在校生破三十萬應該問題不大。
這還只是大學生呢。
中專生另算。
因為中專生的規模要更加龐大的。
加上中專生的話,不得有個六七十萬。
還有配套的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十五年一貫制學校在校生。
這么多的學生背后的商機是巨大的。
學生的吃喝拉撒,這些可都是錢。
加上學生的日常娛樂需求。
即使去掉寒暑假,剩下的九個月只要把握好,賺一大筆錢是很輕松的。
林氏集團現在基本上就是承接山河集團的配套業務。
可以說是旱澇保收。
算不上多么的暴利。
但是勝在收益穩定,背靠大樹好乘涼。
現在這片地區大學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