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寶忙跟在崔邕身后。
崔家的兩間茅草屋很簡陋。
進門一間是堂屋,只擺著一張八仙桌,并兩張長凳。
桌子上是一套茶具幾只碗筷。
靠墻角放著一個大水缸。
東屋用了一副簾子擋著,權當做門了。
估摸著門后就是這父女倆的住處。
銀寶在心里一直犯嘀咕。
崔邕為了一只老母雞,隨手就能甩出十兩銀子來。
她還記得前世崔邕要給女兒找個后娘,拿出了二十兩聘銀。
二十兩銀子啊,足夠五口的莊戶人家好吃好喝地過上一年多了。
誰聽了不心動?
要不然,徐翠花也不會為了聘銀,把銀寶轉手賣給崔疤子。
可眼前的崔家咋這么窮啊?
“你喝這個吧,”崔邕指了指桌子上的茶壺,“家里沒有茶葉,里頭是晾好的開水。”
銀寶回過神,忙道:“白水就足夠了。”
莊戶人家誰有閑錢喝茶啊。
有點錢的,也只會去買茶沫子燒茶喝。
講究些的人家,逢年過節,才會泡那么一壺茶水,從年初一泡到年十五,泡到后來,跟白水沒什么區別。
劉家倒是有好茶葉,是劉貴水差事當得好,楊家管事賞的。
徐翠花時常捏那么一小撮泡一壺茶,跟劉香秀躲在屋子里頭喝。
銀寶可不眼饞這個。
她一個鄉下丫頭,吃不出茶水好壞,有一口干凈的水喝,就很滿足了。
因肚子太餓了,銀寶把這一壺水都灌進了肚子,甚至還打了個嗝兒。
她臉皮兒薄,這聲響亮的嗝兒叫她恨不得找一條地縫鉆進去。
好在沒聽見崔邕笑話她,她才大著膽子看向崔邕。
崔邕已經出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