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條的牛仔褲全部賣出去的話,就能掙四千八百塊。
這么高的利潤,他們家真的要發財了。
傅大伯一家滿懷信心和期待的帶著牛仔褲去了市里擺攤,甚至都想好了掙到錢后,這些錢怎么花出去。
結果等他們真正的開始擺攤賣牛仔褲時,才知道自已想的太美好了。
傅云瑤雖然很快的將牛仔褲賣出去,但是他們家卻沒有。
拿著牛仔褲到了市里后,擺了整整一天,結果沒賣出去一條。
擺攤了一天攤子,看著一條都沒賣出去的牛仔褲,傅大伯一家有些懷疑人生了。
之前他們是觀察過傅云瑤賣牛仔褲的情況的,她不光是賣出去了,而且還賣的特別好。
同樣是賣牛仔褲,怎么他們家賣的效果就不行了?
這中間到底出了什么差錯?
第一天出師未捷,讓傅大伯一家的心情很是郁悶。
不過第二天他們依舊是重振旗鼓,再去了市里試一試,就不信牛仔褲真的賣不出去。
但是第二天的效果依舊如此,一天下來,他們還是一條牛仔褲都沒賣出去。
等到第三天,傅大伯一家人見牛仔褲還是一條沒賣出去后,便有些繃不住了。
而這幾天下來,他們也終于明白了為什么牛仔褲沒賣出去。
原來是這幾天賣牛仔褲的商戶越來越多,賣得人多了,他們的牛仔褲自然就不好銷售出去。
甚至為了銷售牛仔褲,商戶們之間還打起來了價格戰。
要是價格不優惠到底,牛仔褲想要賣出去可不容易。
傅大伯家還想著按照傅云瑤的賣價,一條牛仔褲賣出一百塊現在已經不可能了。
他們打聽了市場價,發現現在市面上價格最低的賣六十塊。
如果他們高出六十塊,這些牛仔褲自然難銷售出去。
沒辦法,傅大伯一家只能嘗試著壓低利潤,也按照六十一條的價格去賣。
等他們好不容易下定決心賣六十一條時,市面上已經有賣五十五的了。
所以即便他們賣的已經比之前便宜了不少,最后還是一條沒賣出。
又等了一天,等他們的愿意接受五十五塊的價格往外賣時,市面上的牛仔褲定價已經跌到了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