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時候,傅云瑤成了萬元戶,自然就能給大嫂買雪花膏,買新衣服。
大嫂對她的好傅云瑤都記在心上,等她掙錢了,必須回饋大嫂的這份好。
試穿了牛仔褲,整理好了貨物,傅云瑤洗漱好之后便帶著小月兒睡覺了。
這一覺傅云瑤依舊睡得很沉。
第二天一早,傅云瑤帶上四十條牛仔褲,喊上了陳翠翠一起,坐上了最早一班去市里的車。
傅云瑤擔心自已一個人忙不開,陳翠翠跟著好歹能搭把手。
另外,她做生意喊上大哥大嫂一起幫忙,等掙了錢給他們分點利潤時,他們才不會拒絕。
如果他們什么忙都幫不上,傅云瑤想給他們塞錢,依著這兩人的性格多半不愿意接受。
這次的生意利潤,傅云瑤和大哥大嫂商量好了,她拿九成,大哥大嫂拿一成。
傅云懷和陳翠翠還不清楚牛仔褲的利潤有多少,所以覺得占一成利潤分紅的比例不高,這才答應了傅云瑤這種分成方式。
姑嫂兩人八點多就到了清水市。
到了市里后,姑嫂兩人得先去定好擺攤的地點。
原本陳翠翠還以為這一次傅云瑤繼續去廠子門口支攤位,沒想到傅云瑤帶著她過去了文化廣場那邊。
文化廣場前面有一處攤位點,是政府規劃出來幫助沒工作的自由人員增加收入的。
自從78年底知青返城的政策公布后,這幾年不少下鄉的知青都陸續返城。
可是城里的工作名額是很緊張的,這些返城的知青沒工作但卻需要收入,政府便鼓勵支持這部分人去干點小商品生意,以及干個體戶。
文化廣場這邊擺攤賣的基本都是賣一些小商品,比如農村里收來的干貨,咸魚咸鴨之類的東西。
這邊的攤位和鋪子不一樣,是比較靈活的,攤位費一天一交,很適合做那種持續時間不長的生意。
傅云瑤可能就擺個幾天的攤子,來文化廣場這邊最合適不過。
傅云瑤找到了這邊的攤位管理人員,很快就租好了攤位。
其實攤位的費用一點兒都不高,一天只要五毛錢,比正兒八經的租店面的價格便宜多了。
傅云瑤租好了攤位,因為去的時間還算早,便選了一個不錯的位置。
到了攤位上,傅云瑤便和大嫂陳翠翠一起開始支攤位了。
帶來的架子上掛滿了牛仔褲,傅云瑤的身上也穿著牛仔褲。
說起來,傅云瑤因為穿著一條牛仔褲,今天一路上來吸引了不少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