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祭后的第三日,濟世堂的藥香里混了些新采的薄荷氣。
左憶正將萬華珠的解毒方謄抄在宣紙上,字跡比往日圓潤些——許是心境松快了,連筆尖都帶著幾分暖意。
“姑娘,宮里來人了!”小石頭舉著個明黃的卷軸,踩著門檻進來,鞋尖沾著的槐花瓣撒了一路,“說是陛下的賞賜!”左憶放下筆,見傳旨的太監是皇帝身邊的李德全,臉上堆著慣常的笑,眼神卻在掃過藥柜時,多了幾分探究。
“左姑娘接旨吧。
”李德全展開卷軸,尖細的嗓音在藥香里蕩開,“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左氏憶,智破奸佞,護駕有功,特賞江南蘇州織造局別院一座,良田百畝,錦緞千匹。
另賜‘濟世仁心’匾額一方,以彰其德。
欽此。
”賞賜厚得有些反常。
左憶叩首接旨時,指尖在冰涼的青磚上輕輕蜷縮——江南蘇州,正是柳黨殘余盤踞之地,也是她查出斷魂草染“醉顏紅”的源頭。
皇帝此刻賞她去江南,說是“彰德”,倒更像……讓她離開京城。
李德全將旨意遞過來,壓低聲音笑道:“姑娘是個聰明人,陛下的意思,是讓您暫避風頭。
畢竟太后黨羽雖除,暗處盯著您的眼睛,可不少呢。
”他意味深長地看了眼案上的銀護指,“太子殿下也在宮里候著,陛下讓您領了旨,去紫宸殿回話。
”紫宸殿的檀香比往日更沉些。
皇帝坐在龍椅上,見左憶進來,抬手示意身旁的錦凳:“坐吧。
江南的宅子,是朕讓工部新修的,臨著太湖,院里種了些薄荷,你該會喜歡。
”左憶謝了座,目光落在皇帝身上。
扳倒太后這幾日,先前病態憔悴的臉色如今在溫和的笑意下蕩然無存。
“謝陛下恩典。
”她輕聲道,“只是民女醫術粗淺,擔不起這般厚賞。
”“你擔得起。
”皇帝打斷她,指尖在珠上輕輕一按,“若不是你,春祭那日,太廟已成修羅場。
只是……”他話鋒微頓,看向殿外,“樹大招風。
如今朝堂雖清,暗處的眼睛卻多,你留在京城,太過危險。
”話音剛落,李承恩從殿外走進來,玄色常服的領口沾了點墨痕,想來是剛議完事。
他見左憶捧著圣旨,臉色微變,快步走到她身邊:“父皇,兒臣以為,左姑娘不宜離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