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晨霧如縷,纏在蘇州城外“鐵膽坊”的飛檐上,將那面銹跡斑斑的鐵旗浸得發潮。
左憶立在坊前,指尖拂過鐵旗上的“秦”字烙印,暗紅銹末簌簌落在銀護指上——那顏色,像極了陳年血漬與鐵屑的糅合。
“錦衣衛探過,此坊明面上是秦忠遠親所營,實則由他暗地把持。
”李承恩的聲音從霧中傳來,“去年秋,坊內突然擴建地下工坊,對外只稱鍛制農具。
”左憶頷首,目光掃過坊門銅環,環上纏著的麻線紋路極細,與秦忠死士袖口的麻線如出一轍。
“進去。
”她率先抬腳,藥箱在身側輕晃,銀器碰撞的脆響,在悶熱的晨霧里格外清晰。
坊內熱浪撲面,鍛鐵的火星濺在青石板上,燙出點點焦痕。
十幾個鐵匠赤著上身揮錘,動作卻透著股僵硬的恐慌。
左憶行至熔爐旁,以銀簪挑出一點爐灰,置于琉璃片上,又取草木灰浸的“堿水”滴落——灰末瞬間泛出幽藍異光。
“爐灰含鉛丹。
”她聲音清冷如冰,“鉛丹助燃,卻令鐵器脆硬易折,絕非農具所用。
秦忠急功近利,只求兵器數量,不顧質量。
”話音未落,一個鐵匠突然棄錘,踉蹌著往工坊深處跑。
李承恩手腕輕揚,腰間玉佩如流星擲出,精準砸中鐵匠膝彎。
那人慘叫跪倒時,錦衣衛已撞開角落木柜,柜后暗門銹跡斑斑,門縫里泄出的霉味中,混著極淡的硫磺氣。
左憶取來松脂油,涂在門軸,暗門“吱呀”洞開,露出漆黑通道。
李承恩打亮火折子,率先踏入,火光搖曳處,石壁鑿痕嶄新,顯然是近年急就之作。
左憶緊隨其后,指尖貼壁,能觸到潮shi水汽里,斷魂草被硫磺熏過的辛辣味,濃得化不開。
通道盡頭的秘室豁然開朗。
十幾架鍛鐵爐列于中央,爐邊堆著半成品刀槍,每柄兵器都刻著“秦”字烙印。
更駭人的是墻角——數十個黑陶壇以雪蠶繭嚴密封口,壇邊散落的深紫色粉末,正是斷魂草。
“秦忠竟將兵器坊與□□點合二為一。
”左憶抱起一只黑陶壇,壇身冰涼刺骨,“借鍛鐵高溫掩蓋硫磺味,好算計。
”她指了指壇底編號,“‘壹’至‘叁拾’,恰對應秦忠私鑄的三十車兵甲。
”李承恩目光掃過秘室,落在最深處描金漆盒上,盒身纏枝蓮紋,與太后宮中器物紋樣別無二致。
他指尖剛觸到盒沿,數枚毒針便從盒縫暴射而出,針尾淬著暗紫色毒液,正是“寧心丸”的毒理路數。
左憶猛地將李承恩推開,同時揚手撒出姜黃、明礬混制的“顯影粉”——毒針軌跡在粉霧中清晰畢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