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這七個字,像一把淬了冰的刀,瞬間刺穿了我麻木的神經。
我反復咀嚼著這幾個字。
它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我腦中所有忽略的疑點。
我突然明白了些什么。
我每天的“不及格”,我所有的痛苦和掙扎,在許明哲那里,原來有一個如此清晰、如此商業化的項目名稱。
許明哲的賬號,最早只是分享一些通用的育兒知識,一直不溫不火。
直到有一天,他發了一條關于我“產后抑郁、手忙腳亂”的筆記。
那條筆記,數據突然暴漲。
從那天起,他賬號的內容,就悄悄地,從“如何養好娃”,變成了“如何幫助一個笨手笨腳的媽媽進步”。
我成了他的流量密碼。
甚至有幾次,我因為某項kpi完成得好,得分很高而感到高興時。
許明哲反而會皺著眉頭說:
“數據太平淡了,沒有沖突點,粉絲不喜歡看。”
而當我某天因為失誤被扣了很多分,情緒低落時。
他卻會一邊假意安慰我,一邊興奮地在電腦前敲字。
他會轉過頭,對我說:
“你別難過,你看,今天的筆記數據就很好,很多粉絲留言說在你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覺得很真實。”
原來我的痛苦,就是他的賣點。
去年他跟朋友合伙開公司,賠得血本無歸。
他整晚整晚地失眠,不停地刷著手機,研究各種賺錢的門道。
從那時起,他的賬號更新得越來越頻繁。
而我身上的“扣分項”,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離譜。
原來,我每一次的不及格和兒子的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