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電力設計院效率挺高。
假期一過,樁基礎電子版就出圖了。
這個應該是加班了。
人是需要長大的。
龔經(jīng)理在令人不適,他也是領導,kpi在他的手中,你就得聽他的。
龔經(jīng)理的口頭禪就是“你歸我管”,你是大頭兵,他是兵頭子,道理就是這么簡單。
上學的時候,同學關系,幾乎不會改變,但是,職場上,同事關系可能幾個月就會變,不要說私企人員的流動性,就是體制內(nèi),辭職的、調(diào)動的、考走的,也很正常。
除非,人走茶涼。
你敬佩的是哪個位置。
龔經(jīng)理屁股下面的位置,而不是那個人。
離別是職場的常態(tài),而且,人一旦離開那個工作的地方,對于大部分人而言,可能里面的人再也不會相見,即使,在一個城市。
基礎設計圖電子稿出爐,標志著北海項目的樁基工程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樁型的最終確定,意味著整個項目的基礎施工方案有了明確的技術支撐。
設計圖中詳細標注了樁基的布置方式、承載力參數(shù)、樁型規(guī)格及施工工藝要求。
但是北海廠基建上,差不多都是新人,甚至唯一的基建主管余磊還是學校出來的新兵。
領導們這方面是考慮過的,系統(tǒng)內(nèi)部招聘一直在進行,但是收入低,沒人來。
別人又不傻。
所以給的崗位是適當提高的,也是為了彌補收入上的不足。
余磊聽說有人報名,而且面試過了,具體人的情況,他并不清楚。
公司的新通知。
“去壽光考察。”
同行人都已經(jīng)確定,全盛總帶隊,龔經(jīng)理,余磊,鄧帆,苗苗五個人去。
這個名單是充分考慮過的。
五個人,一個副總,一個經(jīng)理,一個高級主管,兩個主管。
一是現(xiàn)場需要,二是有培養(yǎng)年輕人的意思。
學習別人怎么做,領導讓考察人員自己先理清楚頭緒,帶著問題去考察,去學習,不是讓你旅游的。
實際上,重點就在最后。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往往核心都在后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