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冷火燒明日
解剖室的寒冷是有重量的,像一塊凍硬的濕布裹在身上。
沈墨的白大褂袖口沾著冰碴,鑷子尖正抵在七歲男孩的左手心——那里的皮膚呈現出蛛網狀的霜紋,從指縫向掌心蔓延,就像有人用細針在皮下織了一張冰網。
“第三遍復檢報告。”實習生小周把打印紙放在操作臺上,打印機的嗡嗡聲驚得無影燈晃了晃,“胃內容物里的硅酸鹽成分,和閉展當天填埋的老井土樣匹配度87%?!?/p>
沈墨的喉結動了動。
他記得三天前接到市立醫院電話時,值班醫生說“死者是沒去過展覽的普通孩子”,當時他還在筆記本上畫了個問號。
現在問號變成了刺進掌心的冰錐——男孩從未靠近過那口井,胃里怎么會有井壁特有的沉積巖碎屑?
“病歷調出來了?!毙≈苓f過平板電腦,屏幕的亮光照得他眼下的青黑更重了,“家長說孩子連續三周夢游,每天凌晨兩點準時爬起來,用積木在墻角搭井。搭完就蜷在‘井’邊哭,說‘姐姐冷,姐姐要抱抱’。”
沈墨的指尖在“凌晨兩點”四個字上停頓了一下。
他想起前晚在深湖邊,鉛箱沉下去時手機震動,吳奶奶說“心里有塊冰化了”;想起小冰塞的照片里,所有影子都指向井口——當年的沉冰儀式,是不是也發生在凌晨兩點?
解剖刀突然從他指間滑落,當啷一聲撞在金屬托盤上。
小周嚇了一跳,抬頭正看見主檢法醫的瞳孔縮成了針尖——他盯著男孩的腳底,那里的霜紋和手心的網紋連成了片,像兩條結冰的路,從掌心通向腳底,又從腳底通向解剖臺邊緣,仿佛……
“仿佛他在冰面上爬過。”沈墨聽見自己的聲音,像被凍住的鋼絲,“用手心和腳底貼著冰面,爬向某個人。”
手機在白大褂口袋里震動。
是蘇晚螢的視頻邀請,她的臉出現在屏幕里時,身后是博物館資料室的橡木書架,發梢沾著未完全融化的雪:“你看本地論壇?!?/p>
畫面切到電腦屏幕,“老城記憶展”的話題帖正在刷新。
最新一條匿名帖標題是《我爺爺說,那年井里的哭聲比北風還尖》,內容里詳細寫著“井邊第三塊磚下埋過煤爐”“藍布圍裙的阿姨手里攥著半塊烤紅薯”——這些細節,正是閉展前吳奶奶作為志愿者給參觀者講的“當年故事”。
“IP地址全在市立圖書館兒童區?!碧K晚螢的手指劃過鍵盤,“我剛去過,有五個孩子圍在角落聽故事。講故事的人是……”
視頻里突然傳來孩子們的呢喃聲,像一群小鴿子在啄玻璃。
鏡頭晃動著轉向兒童閱覽區,墨綠色沙發上,吳奶奶背對著攝像頭坐著。
她的藍布衫洗得發白,膝蓋上搭著條灰圍巾——那是閉展那天她給小冰圍的。
“那天火再旺也沒用……”吳奶奶的聲音像舊磁帶卡帶,“她喊我姐姐,可我動不了,動不了啊……”
鏡頭拉近。
五個孩子的眼睛直勾勾地盯著老人,睫毛上凝著細汗,食指在沙發扶手上一下下劃著——他們的指尖軌跡,正是沈墨在解剖臺上見過的蛛網霜紋。
“晚螢!”沈墨喊了一聲,視頻里的蘇晚螢猛地轉頭,鏡頭里閃過她驟縮的瞳孔。
等畫面再穩定時,吳奶奶已經站起來,圍巾滑落在地,她像被線牽著的木偶,搖搖晃晃地走向兒童區的繪本架。
第四十四章-冷火燒明日
孩子們一個接一個地跟上去,鞋底在地板上拖出沙沙的響聲,像蛇群爬過冰面。
手機突然被另一個來電打斷。
小吳的臉擠在屏幕里,背景是機房的藍光,他推了推黑框眼鏡:“沈哥,你要的心理篩查報告出來了。城西片區小學生里,說‘聽見井底哭聲’‘覺得地板結冰’的孩子,比三個月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