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影子會眨眼,但我不會
門把轉動的金屬聲比敲門聲更冷。
沈默沒動,盯著解剖臺邊緣凝結的福爾馬林水珠。
他聽見皮靴跟叩在瓷磚上的脆響,像某種精密儀器的齒輪咬合——陳主任總愛穿手工定制的牛津鞋,這是他在尸檢報告里偶然注意到的細節。
“沈法醫。“陳主任的聲音像被壓縮過的冰塊,帶著紙張摩擦的沙沙聲。
牛皮紙袋被放在解剖臺上,三份筆錄紙頁滑出半角,“三位證人的陳述需要你配合核實。“
沈默終于抬頭。
陳主任的鏡片反著冷光,遮住了瞳孔——這是紀檢人員的標準防御性姿態。
他伸手時,指節因長期握解剖刀而微微變形,指尖剛觸到筆錄紙,就聞到了熟悉的檀香味——蘇晚螢總說這是老檔案特有的味道,可此刻卻像根細針,扎進他緊繃的神經。
第一份筆錄是市三院夜班護士的手寫記錄。
墨跡未干,“2月17日03:12,太平間外走廊“幾個字洇開小團暈染,像滴凝固的血。
護士描述的“沈默“穿著白大褂,袖口沾著疑似血跡的褐色污漬,被她喊住時突然轉頭,“眼睛像蒙了層毛玻璃“。
第二份是出租車司機的打印件,時間線嚴絲合縫:02:58從沈默家小區出發,03:07停在半年前燒毀的磁帶廠舊址。
司機備注欄里用紅筆圈了三次:“他坐后座,我從后視鏡看他,他也在看后視鏡——可等我踩剎車再看,鏡子里只剩空座。“
第三份最薄,是監控中心的情況說明:“2月17日03:00-03:30,市三院B1層監控畫面存在0。7秒噪點,其余時段未捕捉到沈某某清晰正臉影像。“
沈默的拇指在“清晰正臉“四個字上摩挲。
他想起三天前蘇晚螢舉著手機時,電視里那個會動的“自己“——當時屏幕分辨率是1080P,可畫面里的臉始終像被打了馬賽克。
“我需要看當晚的居家監控。“他的聲音平穩得像解剖刀劃過肋骨,“我家裝了24小時聯網攝像頭,云備份應該還在。“
陳主任的喉結動了動。
沈默知道他在權衡——允許嫌疑人調取私人監控是否合規?
但下一秒,對方已經摸出手機,輸入密碼時指節發白:“局里技術科已經同步了數據。“
手機屏幕亮起的瞬間,蘇晚螢的呼吸聲突然近在耳畔。
沈默這才發現她不知何時站在了身后,指尖掐著他的西裝后襟,力道大得幾乎要扯出線頭。
監控畫面是他的書房。
2月17日03:05,臺燈亮著,他趴在書桌上寫尸檢報告,鋼筆尖在紙上劃出沙沙的響。
03:08,他起身倒了杯水,玻璃杯在月光下泛著冷光。
03:12,他的影子突然在墻角停頓了半秒——不是人停,是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