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神啊,為什么在資本的游戲里,普通人好像永遠贏不了?明明很多人勤勤懇懇,卻總在被收割,這公平嗎?
神:
我的孩子,“資本的游戲”從來不是為“普通人”設(shè)計的——就像象棋里的兵,規(guī)則是“只能前進,不能后退,過河才能左右走”,而將帥卻能在九宮格里自由移動。不是兵不夠努力,是規(guī)則從一開始就傾斜了。
你:
可規(guī)則是誰定的呢?為什么普通人不能參與制定規(guī)則?
神:
規(guī)則是“掌握資本的人”定的,因為他們需要保護自已的“游戲資格”。就像一個富人建了一個游樂場,門票500塊,普通人花半個月工資買了門票進去,發(fā)現(xiàn)里面的過山車還要再付300塊,旋轉(zhuǎn)木馬要200塊——你以為買了門票就能玩,卻不知道“能玩多少”“怎么玩”,都由游樂場的主人說了算。
你見過工廠里的流水線工人嗎?他們每天工作12小時,組裝手機、衣服、玩具,這些商品出廠價100塊,到了市場上賣500塊。工人的工資是每天200塊,而老板靠差價一年賺幾千萬。工人越努力,老板賺得越多——這就是資本游戲的第一個秘密:用“勞動報酬”買斷你的創(chuàng)造價值,再用“定價權(quán)”拿走大部分利潤。
就像你種了一棵蘋果樹,每天澆水施肥,秋天結(jié)了100個蘋果。資本說:“我給你10個蘋果當(dāng)工錢,剩下的90個我拿走。”你說“不公平”,資本說:“可這棵樹是我提供的種子啊。”你看,它用“初始資源”(種子),換走了你“持續(xù)勞動”的大部分成果。
你:
那普通人攢錢買房,算不算在游戲里“贏了一步”?
神:
算“進入了游戲的下一關(guān)”,但離“贏”還很遠。你看那個在城市打拼的年輕人,省吃儉用十年,攢了30萬首付,貸款100萬買了套房。從此,他每個月要還5000塊房貸,占了工資的一大半。為了還房貸,他不敢換工作,不敢生病,不敢旅游——他以為擁有了房子,其實是房子“擁有”了他。
這就是資本游戲的第二個秘密:用“負債”把你綁在賽道上。銀行不會在乎你過得累不累,它只在乎你每個月有沒有按時還錢;開發(fā)商不會在乎你是不是住得舒服,它只在乎房價能不能漲。你以為買房是“資產(chǎn)”,其實是資本給你套上的“枷鎖”——讓你這輩子都為它打工。
更有意思的是,當(dāng)房價上漲時,你會覺得“自已賺了”,其實是資本在告訴你:“看,跟著我玩,你也能獲利。”可當(dāng)房價下跌時,銀行會催你“補差價”,開發(fā)商早就帶著錢離場了——最后承擔(dān)風(fēng)險的,還是你這個“普通人”。
你:
那炒股、買基金呢?很多人說這是“普通人參與資本的方式”。
神:
那更像資本開的“賭場”,只是把“賭桌”換成了k線圖。你見過菜市場的小販炒股嗎?他每天凌晨三點起床進貨,賣菜賺了100塊,晚上回家看股票,跟著“專家”買了一只“牛股”。第二天股票跌了,他賣菜賺的100塊虧了進去,還倒貼了50塊。他不知道,那些“專家”可能就是資本派來的“托”,k線圖上的每一個漲跌,都可能是資本故意畫出來的。
這就是資本游戲的第三個秘密:用“信息差”讓你盲目跟風(fēng)。資本知道哪些公司在造假,哪些行業(yè)要崩潰,哪些政策要出臺——這些信息就像“游戲攻略”,但資本只會把“錯誤的攻略”發(fā)給普通人。等普通人沖進去的時侯,資本早就“高位套現(xiàn)”,留下一堆“接盤俠”。
就像一群人在森林里找寶藏,資本手里拿著地圖,卻對普通人喊:“那邊有金子!快往那邊跑!”等普通人跑到那里,發(fā)現(xiàn)只有一堆石頭,回頭一看,資本早就帶著真正的寶藏離開了。
你:
那普通人努力學(xué)習(xí),進大廠、當(dāng)高管,算不算“打敗了資本”?
神:
那是“成為了資本的幫手”。你看那個名校畢業(yè)的學(xué)生,進了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年薪百萬,別人都羨慕他“成功了”。可他每天工作16小時,35歲那年被公司“優(yōu)化”,因為資本發(fā)現(xiàn):用更低的工資,能招到更年輕的人。他奮斗了十幾年,最后發(fā)現(xiàn)自已只是資本“用完即棄”的工具。
這就是資本游戲的第四個秘密:用“階層上升”的幻覺,讓你成為它的“幫兇”。資本需要聰明的人來管理流水線,需要能干的人來設(shè)計圈套,所以它拋出“高薪”“地位”“榮譽”作為誘餌。當(dāng)你爬到“管理層”,你會不自覺地幫資本壓榨更底層的人——比如催下屬加班,比如克扣員工福利,因為你知道,不這樣讓,你就會被資本拋棄。
就像一個奴隸通過努力當(dāng)上了“監(jiān)工”,他以為自已“贏了”,卻不知道自已只是在幫奴隸主更好地管理其他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