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傳來敲門聲,不輕不重,三次。
蘇蕪放下手里的鉛筆。不是謝靖堯,他的節奏更沉。
她走過去開門。
門口站著一個陌生的女人。三十多歲,一身剪裁合體的黑色西裝,頭發梳得一絲不茍,臉上是職業化的微笑。
“蘇蕪女士,你好。”女人伸出手,“我叫林清,從今天起,負責你的所有對外事務。”
她的手很干,握手的時間精準到三秒。
“我的……對外事務?”蘇蕪重復了一遍。
“是的。”林清走進房間,視線快速掃過室內的陳設,最后停在書桌上。“發布會是下午兩點,車會在一點半到樓下等你。這是為你準備的禮服。”
她身后跟著的助理將一個防塵袋遞過來。
“我不去。”蘇蕪說。
林清的表情沒有任何變化,她像是沒有聽到蘇蕪的拒絕。“這件長裙是真絲材質,款式寬松,不會對你造成任何負擔。顏色是米白色,很襯你的膚色,也能在鏡頭前顯得你狀態很好。”
她自顧自地拉開防塵袋,露出一件設計簡約的長裙。
“我說,我不去。”蘇蕪加重了發音。
“這不由你決定。”林清終于正面回答了她的問題,但那職業化的微笑沒有絲毫動搖,“蘇蕪女士,我們是一個團隊,團隊的目標是確保《燎原》的成功回歸,以及為《涅槃》的誕生創造最好的條件。今天的發布會,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你們的團隊?”蘇蕪看著她,“你們到底是誰?”
“是謝律師的朋友。”林清的回答和謝靖堯如出一轍,“也是你的朋友。”
她將一份打印好的文件放在桌上。“這是發布會流程,以及你的發言稿。我們為你準備了提詞器,但最好還是能記下來,這樣會顯得更真誠。”
蘇蕪拿起那幾頁紙。上面的文字工整地排列著,講述了一個她熟悉又陌生的故事。一個關于堅持,關于熱愛,關于在絕望中被拯救的故事。
“這不是我寫的。”
“是根據你的經歷潤色的。”林清糾正道,“我們提取了最能引起公眾共鳴的部分。尤其是這一段。”
她指著其中一頁。“‘我要特別感謝一位朋友,在我最黑暗的時刻,向我伸出了援手。’這句話,你說的時候,需要帶上感情。”
“感情?”蘇蕪覺得荒謬,“什么樣的感情?”
“感激的,重生的。”林清說,“你要讓所有人看到,你走出來了。一個全新的,更強大的蘇蕪。”
“如果我說不呢?”
“你不會的。”林清的回答很肯定,“你是個聰明人,蘇蕪女士。你知道怎么做對你,對孩子,才是最好的選擇。”
又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