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院。
一排排像廁所一樣的開放式隔間,每個隔間里就坐著一位考生。
這里是鄉試的考場,比縣試要嚴格很多。
大武朝的鄉試比華夏古代八股取仕簡單很多,只需要考兩科,上午考詩詞賦,下午考策論,一天內考完。
中途不得離開考場,中午飯自己帶。
隔間里有水桶,渴了就自己舀水喝。
要是想上廁所,會有守夜人盯著你去,盯著你尿完拉完,在盯著你回來。
監考官沿著過道來回走動,看到誰不對勁,就會立即檢查。
張棋就在其中的一段隔間里。
看到考題后,他先是一喜,然后皺起眉頭。
“如今是大武歷138年,請根據自身情況作詩詞一首,或賦一篇。”
張棋最開始的念頭跟張平安一樣,覺得這題太簡單了。
但,當他提筆之際,敏銳的察覺到,這考題不對勁。
如果讓張平安知道,縣試的考題竟然跟鄉試一模一樣,恐怕會狠狠吐槽這次科舉太不公平了。
張棋的思路,跟張平安的大同小異。
發現問題后,立刻開始認真分析,揣摩圣意。
尤其是想到臨行前張侍郎的交代,張棋自認為領悟出女帝的意思。
“這道題看似簡單,其實是讓考生觀察國情,做出一首應景的詩詞。”
“國情,一般指的就是戰事。應該正如言文廣所猜測,多半跟涼州那邊的戰事有關。”
“陛下果然是要尋找軍事人才。”
“那這首詩詞想要讓陛下滿意,拿下甲等,必須是以戰場為題。”
“先前所作的《烽火行》正好派上用場。”
張棋欣然提筆,寫下自己的得意之作。
……
國子監閱卷室。
為防止科舉泄題,三位出題的大學士從早晨就被關在這里。
這三位可不得了,左邊那位面相平和的老者乃當今禮部尚書鄭士奇,妥妥的實權派人物。
中間那位一臉崢嶸,一看就不好惹的老人,乃當朝兵部右侍郎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