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口大磬也是信善祖師的法器。”
佛子弘一在旁介紹,看向塔中的磬,他的目光帶上幾分崇敬,“信善祖師最早便是凡塵一座寺廟的敲磬僧人。”
他口中的“信善”,自然就是這座佛塔內兩件佛門法器的主人。
也是不久前,他與郁嵐清所說,佛門那位并無靈根,卻能依靠功德之力吸納靈氣,修煉到大乘的前輩。
只見佛子抬起右手,指尖打出一抹靈力,兩件法器之間緩緩升起一塊玉簡。
他將玉簡送入郁嵐清手中,“郁施主,這上面記載的,便是信善祖師一生所歷。”
郁嵐清接過玉簡,探入神識。
她雖急于為師尊的身軀延續生機,卻也不放心在不了解清楚前貿然動用佛門法器。
玉簡中的記載,她看得仔細認真。
相較于修真界,下屬那些凡塵小千界中靈氣稀薄,擁有修行資質的人也少之又少,信善大師也是凡塵蕓蕓眾生中的一個,雖有慧根,卻無靈根。
連他所在寺廟的那位煉氣境主持都說可惜,依他對佛法的悟性和心性,若有靈根,必定能煉氣筑基,甚至被修真界佛宗接走,有機會參悟更加玄奧的佛法。
信善祖師對此倒是沒有太多遺憾,他是寺廟里的敲磬僧人,平常便守在殿內,負責在香客們叩拜磕頭時敲響大磬。
正是因此,他聽到過許多香客對佛像訴說的苦難,和所求之事。
二十載光陰,他共勸下三十一位想要輕生的香客,救下七個險些被山匪屠戮的村子,三次舍身進入因瘟疫而封鎖的村鎮、府邸,甚至憑借一己之力平息兩國之間的戰爭。
被他救下的人,加起來何止萬余?
在他拒絕帝王為他塑造金身佛像,惹惱帝王,險些被處死的當天,萬民請愿,他于砍頭臺上領悟了功德之力的力量,得以吸納靈氣,當場突破煉氣后期,抵住即將落下的刀子。
之后他也沒有忘記初心,依舊一生行善,哪怕后來離開凡塵小千界到了修真界后依然如此。
那件由百家衣所制的袈裟,就是他救下一百戶險些被妖邪滅口的人家后,由這些人家所贈。
那時他已有元嬰后期修為,這件袈裟他收下了,可就在當日他發現一對受妖邪吸食氣血,險些喪命的雙生子,因那對雙生子尚在襁褓無法承受丹藥、靈力,情急之下他決定將自己的功德之力引渡給兩個孩子,以此為他們延續生機。
這件袈裟,就是他當日所披。內側有著他當日為給孩子引渡功德之力而繡的經文。
郁嵐清將這塊記載信善大師生平的玉簡完整看完一遍后,又重復看了遍這一部分,心下稍稍松了口氣。
她先前還有些擔心,動用這佛門秘法,需要將袈裟披在師尊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