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全場肅然。
所有舉子都屏住了呼吸,豎起耳朵,生怕錯過一個字。
就連路邊的挑著擔子賣菜的老農也都放下肩上的扁擔,一眼不眨的望著林昭,盤算著把等會林大人所說記下來,回去后和家里的小娃娃說一說。
馬車的王希孟卻嗤笑一聲,面露不屑。
“到底還是武勛出身,不知天高地厚。”他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吹浮沫,心中冷笑,“讀書為官之道,乃是經世濟民之大學問。”
“江左大儒們皓首窮經,尚且辯之不盡。”
“區區一個黃口小兒,也敢妄言用四句話來概括?”
王希孟已經預見到,林昭接下來要么說出幾句空洞無物的大話,引人發笑。
要么故作高深,不知所云,最終弄得個狼狽離場。
總之,四句話,說透讀書為官之道?
怎么可能!?
官道上,林昭勒住韁繩。
他望著周圍的舉子,百姓們,望著他們好奇,炙熱的眼神,沉默了一瞬。
隨后,他朗聲道:
“為天地立心。”
第一句話,如同一顆石子投入湖中。
現場眾人先是一片死寂,隨后便有了竊竊私語聲。
“為天地立心?此話……何意?”
“未免太過狂妄了吧?天地之心,豈是凡人能立?”
那些衣著華貴,坐在馬車里養尊處優的世家弟子露出了不屑的神情。
而寒門學子們則是一臉茫然。
他們聽的不是很懂,只覺得這話有些空,有些遠。
馬車內的王希孟,幾乎要笑出聲來。
“故弄玄虛!”他放下茶杯,輕蔑的搖了搖頭,“開口便是所謂的天地,也不怕咬到舌頭!”
“這等假大空的疏漏之言,毫無治學之根基,也就這種武勛之后才能說出來,令人發笑!”
林昭并沒有去在意那些困惑,那些質疑。
他只是端坐在馬上,朗聲說出下一句:
“為生民立命。”
此話一出,那些寒門學子皆是神情一肅。
不少人的面色瞬間漲紅,極為激動!
而那個最先站出來的名叫趙申的舉子,更是身體一顫,連帶著嘴唇都在哆嗦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