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作為京城,應天府尹的職位不低,是正三品的朝廷大員,日常也要參加奉天殿朝會。
而眼下的應天府府尹名叫楊順,字德才。楊順是洪武朝的老人了,在朝中十六年,三次貶謫又三次復用,一來他的能力不錯,被老朱看中,二來就是楊順在官場上有著自己的生存之道,他有著敏銳的直覺,知道哪些人能惹,哪些人不能招惹。
除此之外就是他卓然的政治智慧以及甘愿被貶的魄力
想在洪武朝安然無恙地當官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胡惟庸,李善長,劉伯溫,這一個個哪個不是聰慧過人,功勞傍身的主?可又有哪一個善始善終了?
楊順能在朝中十六年不僅安然無恙還坐到了如今正三品的應天府府尹的位置上,他自然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
除了心中不輕視每一個人,分辨出哪些人萬不可招惹之外,楊順他還擅長審時度勢,一旦感覺朝廷的風頭不對,他就會考慮遠離
是的,遠離!
這就是他的辦法。
個人無法阻擋老朱的意志,朝堂的漩渦不會因為個人的努力而消失半點,所以楊順選擇遠走避禍,主動外派。
胡惟庸案的時候他提前離開了應天府,下放到了地方當差,雖然官位下來了,可小命卻保住了
馬皇后去世,他又一次主動離開了應天府
每一次朝中遭逢大變之初的時候,楊順的第一反應就是離開避禍!
而眼下
楊順陷入了糾結中
他的理智告訴他,眼下的朝中時局動蕩,各方勢力暗中發力,朝廷之中暗流洶涌,最近老朱的表現也頗為異常,從表面上看好似和藹了不少,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暴虐了一輩子的人,會忽然變成一個好脾氣的好好先生?
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楊順是不信。
那么如今的這異常表現,也就極有可能意味著陛下在隱藏著什么
應天府府衙,今天倒是清閑,沒有什么棘手的案子,楊順坐在位置上腦海里思考著這些日子以來朝中的局勢,同時分析眼下的時局揣測老朱的想法
“陛下性情大變,是在隱藏什么?亦或是在謀劃,圖謀什么?”
楊順心中惴惴不安。
他總覺得這不是什么好事
皇儲之爭逐漸激烈,朝中每天大臣們都是互噴,撕破臉,而陛下卻全然沒有半點動怒的意思。
這不對勁,這很不對勁!
楊順心里升起了警兆
倘若是十年前,眼下的這局面,他的第一反應就是風緊扯呼,自己請罪下放地方鍛煉,甭管如何先躲一陣子
哪怕是五年前,楊順也會說走就走,不帶猶豫的。
可現在
入朝十六年,如今年近五旬
眼下有事皇孫爭儲的關鍵時刻,倘若此時離開,或許這輩子就再難回來了
年紀大了,楊順沒有了從頭再來的信心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