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挑選qiangzhi,瓜分danyao的時候,余哲將寧豪和樂霖叫到一邊,還有一個叫梅飛的實驗室助手。
梅飛運氣很好,他的指環里不僅附贈了船塢還外帶了一個機庫。更牛逼的是,這個機庫不僅是八格的,里面還有三架飛機圖標,一架攻擊直升機,一架大型運輸機,還有一架戰斗機。這架戰斗機的圖標很像樂霖以前那架鷹隼隱形戰斗機。
余哲讓寧豪命令梅飛,將機庫交易給樂霖。
奴隸契約讓寧豪絕對服從余哲的命令,也讓梅飛絕對服從寧豪的命令。
實彈射擊訓練在高墻之上,正門旁邊進行,這里最為寬闊。
射擊以突擊buqiang為基本訓練項目,其他槍械也進行了詳細講解。在末日系,樂霖曾經花大力氣大精力學習過槍械和射擊,理論功底非常的扎實,教這幫菜鳥綽綽有余。
射擊訓練選擇的是街對面的一排十二層樓房的外墻磚,每個人各自選擇一塊磚為靶子。樂霖和余哲也不例外,分別訓練臥式蹲式和站立式射擊。
三天時間的訓練結束,對面那排十二層的頂躍被打得千瘡百孔,沒有崩塌實在可以證明那不是豆腐渣工程,很良心的建筑。
這三天里,寒潮從北向南,席卷了華夏大地。
一致盤踞在黃河北岸的喪尸群,在三天前就開始了向西北退卻。
華夏政府使用衛星無人機偵察機,進行三位一體的多層次全方位跟蹤,發現這股南下喪尸群是繞行陰山山脈、巴丹吉林沙漠,從北山腳下經過,經過準噶爾盆地,在巴爾ks湖之前轉向,向西南,往圖蘭平原方向挺進。
而在十天之前,歐洲聯軍已經將印度河——興都庫什山脈防線,轉交給了新組建的西亞聯軍。全部換防在四十八小時之內完成。歐洲聯軍撤到了高加索防線。
南下喪尸群依舊是以敏捷系喪尸組團打頭,先鋒集團以高速運動能力,千里奔襲。
剛組建的西亞聯軍目光一直被歐洲聯軍誘導,死死盯住印度河——興都庫什山脈方向對面的南亞喪尸群余留的部分喪尸,沒想到一股喪尸群會從北向南撲來。
西亞的戰斗報道極少,余哲也不知詳情,他也沒有派樂霖去調查,樂霖現在主要的目標是回復好槍法,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遠程狙擊的能力。
長江南岸的喪尸群也在凄厲的北風中嚎叫,冷空氣讓他們很過敏。
喪尸的皮下脂肪大量油化,抗寒能力低下,油脂很容易因為寒冷板結,讓他們行動僵化,所以,在寒潮經過的地方,喪尸群紛紛向溫暖的南方撤退。
四明山、天目山、牛頭山、九華山一代的喪尸群,第一時間就折返南歸。
鄱陽湖、洞庭湖一代的喪尸群似乎猶豫了一下,晚了半天,向西南退卻。
此時,北上的喪尸群還有不少未能抵達長江南岸。其中有行動緩慢的特殊變異喪尸,也有一些圍困中小城市的喪尸群。
長江以南人口占了華夏總人口的六成,在北逃風潮中,絕大多數人都望風而走,但也有少數少部分人因為各種各樣或主觀或客觀的原因沒有北上。因為總基數大,少部分算起來也是上億的人口。這些人有的躲在家里,有的聯合起來堅守某個大樓或者防空洞,有的逃到山里,有的幸運的逃到海島或者湖心島上……在統計數字上,余哲他們留在高墻內的四百一十三人也在其中,很可能是被忽略不計的尾數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