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喝足后,余磊和西漢離開了餐館。
兩人沿著袁河,往南騎自行車。
夕陽的余暉灑在他們身上,給他們的身影鍍上了一層金黃。
仙女湖四周,茂密的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給人以寧靜的鄉村感覺。
“親切”,“寧靜”,身在異鄉便是客。
仙女湖,這片被譽為“大自然的精粹”的勝地。
蒼鷺、白鷺、紅嘴藍鵲,鯉魚,鰱魚都是特色。
余磊意猶未盡,左邊一塊路牌“江口村”。
西漢眼睛一亮,這里可是有一個電廠。
“江口電廠”。
“無趣無趣,”余磊覺得沒意思,哪有人十一旅游逛電廠的,趕緊瞪著車子加速離開。
“等等,”這里有一個電廠藝術區。
“哦?”
“對,工業之美。”
西漢描述老電廠保留街區,作為藝術非遺傳承的地方,發揮獨特的作用,“你們北海廠是新廠,可以從一開始就考慮這方面的內容,作為旅游一個景點,未來也會是北海打卡的一個特色亮點。”
一踏入江口電廠藝術區,感覺破破爛爛的。
“還在改造。”
“從造型上看,走的復古路線。”
西漢苦笑,“綜合利用,在修飾,外立面上用現代化造型點綴一下。”
余磊站在中央廣場,這里是一片湖,預示著仙女湖,湖水中央是一個噴泉。
這里就像一道時光之門,工業與藝術交織,從小說上來講,就是很有年代感,比如《重回1988啥的》。
湖旁邊矗立的建筑,是江口電廠藝術區的標志性,旁邊還沒來的及做標識牌。
“真是荒蕪啊。”余磊伸開雙臂,感受著晚風,一個四五十年退休了的廠區,還在發揮著余熱。
最美不過夕陽紅。
它那方正而簡潔的輪廓,帶著工業時代特有的硬朗與直白,仿佛在說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仍可一戰。
曾經,這里是電力生產的繁忙之地,機器轟鳴,工人穿梭,為城市的發展輸送著源源不斷的能量。
如今,歲月雖已悄然改變了它的功能,但建筑本身卻依然保留著那份工業的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