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氏的騎兵下了馬就成軟腳蝦了嗎?吹號,讓他們打破這扇門,本將的耐心已經被他們耗盡了。”
許是感受到了陣陣山風帶來的寒意,宇文胤忍不住打了個寒顫,他冷聲對左右騎兵百夫長道。
騎馬陪伴在宇文胤身旁的幾個騎兵,除了段狗兒這個漢人帶路黨外。
余者盡是鮮卑騎兵,幾乎人人有軍職在身,特別是那兩個人高馬大,馬頭僅僅落后宇文胤半個的鮮卑騎兵。
他們才是這支二百騎的真正原騎兵統領。
眼瞅著自己賴以生存的作戰本錢,被宇文胤這個貴族子弟任意揮霍,他們心痛如絞。
兩名騎兵百長忍著不甘與屈辱,縱馬躍出。
“兒郎們,隨我殺進去,將里面的漢狗全部殺死!”
既然無法對宇文胤宣泄怒火,那就只能把心中的憤怒灑向廟里的漢狗了!
他們知曉這個‘宇文幢將’來頭不簡單。
乃是燕國鮮卑四大氏族之一的宇文家子弟。
不過四大氏族子弟眾多,真正能接觸到核心的精英子弟卻是不多。
宇文胤正是其中根正苗紅的一個。
至于說,為什么段氏的這些下層兵卒會知道宇文胤的身份不簡單。
那就得從宇文胤身上的掛職來說了。
段狗兒稱呼宇文胤為‘宇文幢將’。
幢將從名字上看,好似跟‘幢主’差不多。
漢人軍制,十人為一什,設一什長;百人為一隊,設一隊主;三隊到五隊為一幢,設幢主。
至于說到底是三隊人,還是五隊人,那就看你實力強弱了。
北地實力為尊,你真有能力攛出五百人,那你就是下轄五百人的大幢主。
要是你能整出一千人,那你就是加強幢主,一個更比兩個強。
而鮮卑族的‘幢將’就有講究了。
鮮卑族主要還是以騎兵為主,輔以雜胡、漢人步卒。
“幢”本指用于儀仗的一種旌旗,一幢大致是指一個幢麾所標識的軍事編制單位,約為百人。
幢將被設置為燕國鮮卑皇族的禁衛軍官,權力極大。
非四大氏族子弟不得進入禁中擔任禁衛將官。
宇文氏為四大氏族之一,而宇文胤又有在禁中擔任‘幢將’的履歷,他的身份呼之欲出。
也無怪乎‘段氏黃興部’部主對他禮敬三分!
黃興部總共才一千本部精騎,卻舍得分出二百騎供宇文胤驅使,由此可見,宇文胤就算是在宇文氏族內也同樣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