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末,北海的天氣并不穩(wěn)定,時而二十來度,時而十幾度。
衣服經常是做“加減”。
總的來說,仍未完全回暖。
海風很潮濕,很微咸。
工地的塵沙吹得四處飛揚。
臨建辦公室開始基礎施工,澆筑墊層,獨立柱。
按照招標文件要求,臨建辦公室位于廠區(qū)東南角,臨近主干道,碼頭,籌建電廠區(qū)域,方便后期管理建設,人員安排。
這個季節(jié),雨水少。
北海的夏季,臺風多,雨水多。所以,主體工程要盡快結束,畢竟只有一層,不算啥大項目。
然而,這二建項目資質的施工班子也太“草”了。
臨建施工的管理混亂局面:工人們上班,要么摩托車,要么面包車一車人。
不曉得的,還以為拐賣人口呢。
陳大頭的施工隊是典型的“草臺班子”,人員流動頻繁,組織松散。他在貴港本地召集了幾個熟人,又從附近村莊臨時雇傭了一批小工,組成了一支“臨時工”為主的施工隊伍。
美其名曰“g港建設”,就是掛靠在下面的,村建設隊。
不過,這就是建設行業(yè)默認的“潛規(guī)則”,你不干別人干。
這種臨時拼湊的隊伍,問題多多。
首先,這個人員就不穩(wěn)定:早上還在工地,下午就不見人影。
有人請假回家辦紅白喜事,有人因為工資沒到賬直接“消失”。甚至,你上午安全罰款,下午,這個破就徹底沒了。
其次,施工質量堪憂:鋼筋綁扎不規(guī)范,要么兩根并一根,要么壓根沒有,隨意拼搭。
看見說了,整改一下。你沒看到,人家依舊這么干,惱火的很。
干活也沒個計劃,想到哪里干到哪里,混凝土澆筑完全憑感覺。
隨意的很,甚至存在漏振、漏漿等問題。監(jiān)理工程師多次口頭警告,但整改往往只是“表面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