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明想起了前世在福建考察時學到的一個技術——竹材快速干燥
正常情況下,竹子需要自然晾曬七到十天才能完全干燥,但福建的老師傅教過他一個土辦法:用石灰水浸泡,再用煙熏烤,可以把時間縮短到兩天。
”石灰!對,就是石灰!“林書明猛地站起來。
他沖出屋子,不顧還在下著的小雨,直奔王支書家。
”王支書,村里有石灰嗎?”
”石灰?”王支書愣了一下,“有啊,去年修水渠剩了不少,堆在倉庫里。你要石灰干什么?”
”我有辦法快速處理竹子!“林書明興奮地說,”但需要大量石灰,還需要搭幾個大棚。”
第二天一早,雨停了。林書明召集所有人到打谷場。
”大家聽我說,我想到辦法了!“他站在高處,”我們要搭建臨時工棚,在棚里編竹筐,這樣就不怕雨了。”
”可是竹子都濕了,編出來也會發霉啊。“王大爺擔心地說。
“所以要先處理竹子。”林書明解釋道,“我們用石灰水浸泡,可以防腐防霉,還能讓竹子快速脫水。”
他讓人搬來幾個大缸,按照記憶中的比例調配石灰水:”一斤石灰配十斤水,充分攪拌后靜置半小時,取上層清液。”
”竹子在石灰水里泡兩個小時,撈出來后用清水沖洗。”林書明一邊說一邊演示,”然后最關鍵的一步——煙熏。”
他指揮人在打谷場邊上挖了幾個土坑,坑底鋪上稻草和鋸末:“這些材料燃燒時煙大火小,正好用來熏竹子。把竹子架在坑上面,用油布罩住,形成一個密閉空間。”
”這能行嗎?“有村民懷疑。
”試試就知道了。”林書明拿了幾根濕竹子做實驗。
兩個小時后,經過石灰水浸泡和煙熏的竹子拿出來,果然干爽了許多,而且顏色變成了漂亮的淡黃色,還帶著一股特殊的香味。
”真的可以!”王大爺激動地摸著竹子,”這竹子不僅干了,韌性還更好了!”
”不僅如此。“林書明說,”經過這樣處理的竹子,不容易生蟲,不容易發霉,使用壽命更長。這反而成了我們的特色。”
就在大家興奮的時候,王建國又來了。
”喲,還在瞎折騰呢?“他陰陽怪氣地說,”用石灰水泡竹子?林書明,你是不是病急亂投醫了?”
”王建國,你不懂就別亂說。“六姐瞪他一眼。
”我是不懂,但我知道一個道理。”王建國冷笑,”十天時間,就算你能處理好竹子,能編出五百個筐嗎?現在會編筐的就那么幾個人。”
這確實是個問題。雖然村里的婦女都在學,但真正熟練的不到二十人。按照現在的速度,一人一天最多編三個,十天也就六百個。看似夠了,但這是理想狀態,實際上不可能每個人每天都全力編筐。
林書明早就想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我們要改變編法。”
他拿出一張紙,上面畫著圖樣:”傳統的編法太復雜,我們簡化工序。把編筐分成幾個步驟:打底、編身、收口、裝把手。每個人只負責一個步驟,熟練了速度就快。”
”這不就是流水線嗎?“七姐眼睛一亮。
”對,就是流水線。”林書明點頭,“工廠里都是這么干的,我們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