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時期,各部落之間,為爭奪資源和地盤,常年攻伐,混戰不休。
三圣皇的后裔,五方大帝,感天地造化之神秀,眾生舉步之維艱,遂將神武道洲一分為九,取名九闕,并以九大上古部族的首領為九闕之主。
并頒布了,九闕之間“劃疆而治,和平共處,互不侵犯,協同發展”的十六字治世良言。
是為五帝封疆。
五帝化道之后,有戎氏的部族首領魑魅,率先撕毀治世良言,先后吞并了少皞、蒼冀、縉云、以及館陶五個氏族部落,基本上統一了邙碭山以北的廣袤地區。
另一方面,地處邙碭山以南的三個部族因不曾經歷戰亂,加上休養生息多年,日漸崛起。
其中,又以帝鴻氏部族的實力最為強盛。
而帝鴻氏的首領上官無垢本人,更是威名素著,德才兼備,漸漸得到了后稷、伯夷兩族人的支持,成為了南部廣大地區實際上的領袖。
后來,有戎氏首領魑魅帶領著山北五部進攻南域,山南三部被迫應戰,雙方于中原地帶的邙碭山之下,展開了一場曠古持久,石破天驚的大戰。
是為邙山大戰。
邙山之戰歷經數百年,死傷不計其數,乃是人間最大的一場浩劫。
最終,山南三部在修仙界,以及靈獸界的幫助下,大敗山北五部。
當然,那個時候的靈獸界尚未與凡間界徹底決裂,還被稱之為靈。
邙山之戰過后,世俗界的實力呈斷崖式銳減,從此輝煌不再。
早在五帝時期,修仙界、世俗界、以及靈獸界三界,呈三足鼎立,互不干擾,互不侵犯的局面。
相互發展,又相互制衡。
然,在經過邙山大戰之后,這種平衡徹底被打破。
至此,世俗界沒落,靈獸界遁走,修仙界一枝獨大。
邙山大戰結束的沒有結束,請!
臥龍嶺之下有一座名叫“天涯客棧”的客棧,為南來北往的客商提供便利。
此處地理位置特殊,加上常年法令不通,又缺少教化和約束。
因此,久而久之,便淪為了一座三教九流匯集的三不管地帶。
此時,正值永昌五千一百三十二年的深冬時節。
神武皇朝的當代朝主則是永昌帝,‘劍皇’蕭東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