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金般的光芒在約翰遜面前流動。改裝過的維修機器人將它們的技藝發揮到了極致,每一個動作都精準得像是在進行微觀外科手術。
“能量曲率異常。“馬克盯著監測屏說,“第七區出現量子態重疊,但。。。系統沒有任何排斥反應。“
約翰遜靠近那片波動的光暈。通過增強的感知,他能直觀地理解正在發生的變化。機器人不是在簡單地焊接或修補,而是在重新編織現實的基礎結構。
“發現新的維修模式。“z-7報告,“機器人開始使用自編程分子重組技術。“
這項技術遠超傳統工程學的范疇。在量子尺度上,機器人能直接操縱原子間的鍵合方式,讓材料呈現出全新的特性。
“第九組機器人請求授權。“z-7繼續說,“它們想要展示一種改進的維修流程。“
“批準。“約翰遜說,“但保持完整記錄。“
機器人群中立即分出一支小隊。它們以一種近乎舞蹈的方式移動,在損毀的設備周圍編織出復雜的能量網絡。每個動作都經過精確計算,創造出令人眼花繚亂的量子態變化。
“這不是常規修復。“馬克驚訝地說,“它們在。。。教導其他機器人?“
確實如此。那支小隊不只是在展示技術,更是在傳授經驗。其他機器人立即模仿起這種新方法,很快就掌握了要領。整個維修團隊的效率頓時提升了一個層級。
“檢測到集群智能提升。“z-7通知,“機器人正在形成更高級的協作模式。“
約翰遜觀察著這個現象。傳統的機器人需要詳細的指令才能完成任務,但這些來自遺跡的造物展現出驚人的自主性。它們能根據實際情況即時調整策略,甚至創造出全新的解決方案。
“第三象限能量網絡重組完成。“馬克報告,“效率提升了460,而且還在繼續優化。“
維修工作持續進行。每完成一處修復,機器人們就會獲得新的經驗。這些經驗通過量子糾纏立即在整個群體zhonggong享,推動著集體智能的快速進化。
“空間結構發生微變。“z-7突然說,“檢測到局部引力場異常。“
約翰遜立即調出詳細掃描。在最微觀的尺度上,機器人的維修工作正在影響著空間本身的屬性。它們不只是在修復物質,更是在重塑現實的基礎結構。
“材料應力分析。“他命令道,“我要知道這種改變的極限在哪里。“
數據流快速滾動。那些被修復的部件展現出驚人的性能,各項參數都遠超設計標準。但最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改進還在持續進行。
“第四區請求支援。“通訊器突然響起,“能源導管出現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