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前不久秦軍進攻大楚邊境,伍大人獻合縱之策,聯合五國退秦,如今趙國有難,大楚作壁上觀,恐失信于天下……”
幾位大臣不解。
伍子蘭笑道,“并非不救,而是不可發兵前往趙國。”
“前次退敵,大楚與其他五國聯合發兵,聲勢浩大,強秦畏懼。如今秦軍圍攻趙國,趙軍不敵,就算大楚征伐全國兵馬,與趙國合并一處,也不是秦軍的對手,反而落入了與秦軍決戰的圈套。”
大司馬憂心忡忡,“難道要再次合縱?可六國聯軍剛剛解散,兵困馬乏,再次集結只怕來不及了。”
“不錯!大司馬所言極是,再次合縱,時間上來不及,再者聯軍疲于奔命,戰斗力也大不如前。故而大楚救援趙國,不能直接派兵去趙國,而是應該直取秦國大都,逼秦軍回援!”
“此計,名為圍秦救趙!”
伍子蘭此言一出,女帝臉上浮現出笑容。
我卻如遭雷擊。
這是為什么!
伍子蘭獻上的計策,與我呈上的奏折,又是一模一樣。
不能再次合縱的理由,出兵的方式,完全吻合。
我不信,這世上竟會有如此巧合之事!
04
“我軍圍困秦國都城,確實能吸引秦軍回救,解趙國之難,但后續呢?”
我不甘心,對伍子蘭發出疑問。
圍秦救趙之計,說起來簡單,但其中利害必須謹慎處理,后手處理不當,便有滅國之災。
伍子蘭只要想錯一點,便是楚國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