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步棋,走錯了!”裴清晏悵然長嘆道。
紙條上的內容用暗語破開是短短幾個字:北地遇襲,已向朝中支援。
“什么走錯了?”
老醫者端碗上前,正好聽到裴清晏這句話,不禁問道。
“想到一步殘棋?!迸崆尻屉S口糊弄道,她伸手從老醫者手中接過藥碗,一口氣灌了下去。
“痛快?!?/p>
見她這般利索,老醫者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夸贊道。
裴清晏心里還惦記著事情,沒接話茬。老醫者見她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不敢多打擾,默默坐回到藥爐邊。
裴清晏掰了塊胡餅,連著胡餅帶手里的紙條一并塞到嘴里。
她口中咀嚼著,心中暗暗盤算有沒有撥亂反正的機會。
北地向朝中支援一事,并非裴清晏事先安排,入京前,軍師曾提議假傳軍情,用北地戰況危機,急需裴清晏坐鎮為借口,逼迫云太后放人。
但被裴清晏拒絕了。她不能為了讓自己脫困,拿這事當幌子。
軍情戰報一事并非兒戲,真把求援的消息報到長安城,且不說朝中會不會派人前去北地調查,就算因軍情緊急,來不及派人前去,可等到支援大軍趕到北地,也能發現異樣。
倒是,不能讓裴清晏脫困不說,傳消息的部曲們也會因此受到牽連。
這還不是最嚴重的,真正嚴重的,是邊疆駐軍失信,日后若匈奴人真的大舉進攻,邊關抵擋無力,向朝中求援時,誰還敢因軍情緊急,貿然派兵支援?
屆時,損傷的是邊關將士,大昭的江山社稷。
這種后果,是裴清晏萬萬不愿看到,也承擔不起的。
可昔日,被裴清晏拒絕的提議,為何會出現?
裴清晏想了半晌,覺得此事只有兩種可能,要么,有人故意陷害,把她受困瀕死的消息傳了出去,北地的部曲聽說后,一時慌了手腳,這才行了陷招。
要么,是北地真的遇到大規模敵襲,他們抵抗不住,不得不向朝中求援。
這兩樣無論是哪種,此刻對裴清晏來說,都是一樣憂心。
但她口中“棋差一招”并非指的是此事,她在懊悔的,是前日為了脫困,早早與云錚交換兵符之事。
倘若未答應將兵符給云錚,那此刻,軍情緊急之下,只需稍加運作,令朝中有兵權的世家、郡國不愿出兵,她便可借機與云太后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