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防的戈貝爾從罰球線橫移補位,但巴博薩在最后兩步調整步頻,用非慣用的左手送出高弧度挑籃。
籃球旋轉著飛向籃板右上角,卻在即將擦板時被籃筐前沿拒之門外。
此時姚明早已在卡位戰中占據先機,他寬厚的背部將大衛韋斯特牢牢釘在合理沖撞區外,214公分的身軀微微前傾形成三角支撐。
當籃球彈向左側短角區時,他憑借對拋物線軌跡的精準預判搶先起跳,雙手如同液壓鉗般在半空中鉗住下墜的球體,落地時雙肘自然外擴形成保護屏障。
這次教科書級別的籃板爭奪中,姚明展現了傳統中鋒的站位智慧,而巴博薩盡管突襲得手,卻暴露出終結手感的不足。
姚明在低位背身要位時用臀部頂開大衛韋斯特的糾纏,左手高舉示意接應。
哈登從弧頂吊傳的瞬間,勇士雙人包夾迅速形成——安東尼戴維斯放棄對位德拉蒙德飛撲而來,但姚明接球后立刻沉肩完成順時針轉身,213公分的身軀在油漆區騰起時形成天然屏障。
他右手托舉的拋投帶著輕微后旋,籃球從戴維斯指尖上方半尺處劃出弧線,精準落入籃筐。
勇士隨即發動閃電反擊,保羅接到底線發球后蹬地加速,運球軌跡如同手術刀般切開中線附近的退防陣型。
克萊湯普森試圖在中圈延阻,卻被保羅連續兩次胯下變向晃開身位。
當姚明邁著大步回防到禁區時,保羅突然急停收球,右腳刺探步點地后猛然壓低重心從左側強突。
中國巨人橫移封堵時,保羅在空中完成身體折疊,主動將右肩撞向姚明胸膛制造接觸,扭曲著身體將球拋向籃板。
裁判哨聲與籃球砸筐聲幾乎同時響起,保羅摔出底線前瞥見姚明因慣性收不住的四次揮臂動作。
站上罰球線的控衛調整兩次呼吸節奏,連續兩次出手都讓球網中心泛起相同幅度的漣漪。
姚明在左側低位背身卡位,右手小臂牢牢壓住安東尼戴維斯的髖部。
倫納德突破分球的瞬間,他迎著戴維斯的頂防強硬接球,落地時順勢以左腳為軸完成半轉身,佯裝要施展招牌后仰跳投。
戴維斯立刻上提重心封堵投籃路線,卻被姚明突然收回的轉身動作晃開半步空間——226公分的身軀此時展現出驚人的協調性,右腳后撤步帶動身體轉向籃筐正面的同時,左手運球重重砸向地板。
戴維斯急速橫移補位,但姚明已借運球慣性完成蓄力。
他沉肩頂開對手前壓的胸膛,右腳猛然蹬地騰空,持球手卻在中途變托舉為收球,將整個起跳動作轉化為逼真的投籃假象。
戴維斯受騙躍起封蓋的剎那,姚明蜷縮核心二次發力,以左腳為支撐點完成上下步,徹底抹過失去平衡的防守者。
當戴維斯落地轉身時,姚明舒展的右臂已將籃球輕輕撥向籃板,球體打板后旋轉著擦過籃網,整個過程如同慢動作分解教學般清晰精準。
這次進攻將傳統中鋒的背身藝術演繹到極致——從接球時的對抗強度到假動作的節奏控制,每個細節都掐滅著防守者最后的補救可能。
樂福在弧頂接到保羅分球后直接面框進攻,面對姚明錯位防守突然降低重心,連續三次胯下運球調整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