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特斯憑借最佳防守陣容級別的橫移速度封堵突破路線,但哈登在踏入油漆區時突然炸球回拉,左手背后運球變向切向左側。
這次節奏變化讓伊巴卡與杜蘭特的協防位置重疊,兩人同時躍起封堵投籃角度,卻見籃球從哈登指尖消失——他早在起跳前已將球甩向右側底角。
湯普森在戰術啟動初期便悄然落位,當哈登吸引四人合圍時,他正從右側45度沿底線向底角移動。
接球瞬間,這位歷史級射手左腳尖距離邊線僅有5公分空間,右腳順勢墊步調整至三分線外——至少在他自己看來如此。
香珀特從弱側全速撲防形成的干擾中,克萊完成標準的接球跳投:屈膝角度精確至130度,核心肌群收緊抵消沖刺慣性,手腕抖動賦予籃球教科書式后旋。
籃球劃出完美的拋物線,空心入網的聲響引發主場球迷沸騰。
但底線裁判雙手平舉示意回看錄像——湯普森接球瞬間的左腳跟部與邊線形成微妙關系。
技術臺啟用高速攝像機,多角度回放顯示:當籃球觸及指尖的剎那,湯普森左腳后跟與邊線存在03厘米重疊,鞋底橡膠顆粒甚至在地板留下細微壓痕。
底線裁判杰森菲利普斯立即要求錄像回放,技術臺啟動3d追蹤系統:
主裁判喬克勞福德通過耳麥聽取回放中心結論后,雙手平舉示意改判——湯普森得分有效,但僅計2分。
完成改判后,計時器回撥至次節結束,記分牌最終定格在雷霆52-55黃蜂。
雷霆后場發球遭遇黃蜂全場緊逼,杜蘭特在logo區域張開雙臂要球,2米13的身軀如燈塔般矗立在人潮中。
費爾南德斯從底線拋出高吊傳球,籃球帶著逆旋飛越哈登攔截的指尖,杜蘭特接球瞬間順勢轉身,鞋底與地板摩擦出半米長的黑色痕跡。
伊巴卡從左側45度突然啟動,三秒內完成從低位到弧頂的沖刺。
這位剛果前鋒在距離杜蘭特兩米處急停,雙腳分立超過肩寬,混凝土般的掩護將追防的倫納德完全擋在身后。
杜蘭特降低重心啟動右手突破,三步踏入油漆區時,黃蜂防守體系如多米諾骨牌般連鎖反應。
戈貝爾放棄對位亞當斯補防中路,湯普森從底角收縮協防,米德爾頓則從弱側橫移切斷傳球路線。
三人合圍形成的包圍圈直徑僅15米,杜蘭特在身體對抗中強行收球躍起,雙手舉球動作引發戈貝爾與湯普森同時封蓋。
籃球卻在離手前03秒變向——杜蘭特228公分的臂展在空中劃出詭異弧線,右手腕抖動將球從戈貝爾腋下擊地傳出。
此時亞當斯正從弱側沿底線空切,新西蘭巨人的無球跑動軌跡經過精密計算。
當杜蘭特吸引第三名協防者時,他恰好切入合理沖撞區真空地帶。
籃球帶著逆旋彈起,在亞當斯腰部高度被其巨掌鎖住。
戈貝爾全速回追躍起封蓋,但亞當斯接球后僅運一次便全力起跳,129公斤的體重如液壓機般騰空,雙手將球拉至腦后形成戰斧劈扣。
亞當斯落地后仰天長嘯,用拳頭輕捶胸口向杜蘭特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