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娜慌忙摘下臂章塞進口袋:
“我……我只是來記錄……“
“2037年了,“穆斯塔法嘆了口氣,往爐子里添了把柴火,“阿薩拉還在打仗,換的只是不同的劊子手。“
他的目光掃過班寧的軍銜徽章,“不過這次,至少劊子手里有我們自己的孩子。“
班寧蹲下身,平視著小女孩驚恐的眼睛:“這次不一樣。gti帶來的是食物和藥品,不是子彈。“
她輕輕捏了捏女孩瘦弱的肩膀,“看到那邊的新水管了嗎?就是他們幫忙修的。“
孩子們將信將疑,但香氣四溢的新烤餅很快轉移了他們的注意力。
穆斯塔法默默給每個孩子多塞了一塊餅,布滿皺紋的臉上看不出喜怒。
“老爹……“班寧欲言又止。
“我老了,班寧。“
老人擺擺手,“只希望這些孩子能活到看見真正的和平。“
露娜的全息攝像機悄悄捕捉著這一切:陽光下飄散的面包香氣,孩子們沾滿芝麻的嘴角,老人殘缺卻靈活的手,還有班寧凝視遠方時眼中閃爍的復雜情緒——希望與疲憊,決心與憂傷,全都交織在那雙經歷過太多死亡的眼中。
離開穆斯塔法老爹的烤餅攤,班寧和露娜沿著巴克什舊城區的主干道緩步前行。
午后的陽光將廢墟鍍上一層金色,空氣中飄散著各種香料混合的復雜氣息。
露娜的全息攝像機一直處于工作狀態,無聲地記錄著這座飽經戰火的城市如何在灰燼中掙扎求生。
“看那邊。“班寧突然指向一條狹窄的巷子。
露娜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幾個孩子正用彈殼和炮彈皮制作簡易玩具,他們的笑聲在斷壁殘垣間回蕩,形成一種奇異的反差。
轉過街角,眼前的景象讓露娜倒吸一口涼氣——中央廣場上人頭攢動,數百個臨時攤位密密麻麻地排列著,形成一片嘈雜而生機勃勃的海洋。
叫賣聲、討價還價聲、孩童的嬉鬧聲交織在一起,幾乎讓人忘記這里三天前還是阿薩拉衛隊的防御據點。
“難以置信……“
露娜喃喃自語,攝像機鏡頭貪婪地捕捉著每一個細節。
班寧的嘴角微微上揚:
“歡迎來到阿薩拉的心臟。“
她們融入熙熙攘攘的人群。
露娜驚訝地發現,這里的商品種類遠比想象中豐富:
從新鮮蔬果到手工編織的地毯,從二手電器到手工打造的刀具,甚至還有幾個攤位在販賣從中國走私的電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