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還未下雪,但東北十一月份的天氣已經很冷了。
李徹一路全速趕路,從大連到奉天三百多公里,只在中途停留了一晚。
到了奉天城下時,已經是黃昏時分,手腳都被寒風吹得麻木。
李徹摸了摸黑風的鬃毛,呼出一口白氣:“還是要盡快想辦法搞鐵路,騎馬趕路真遭罪啊。”
蒸汽機的原理李徹早就交給奉國大學的學者們了,而且瞬間引起了學者們強烈的研究欲望。
都是時代頂尖的學者,又經過了系統的科學知識學習,自然能看出來這個機器中蘊藏著多大的能量。
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動機,曾經引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足以打開從農業國家通往工業國家的大門。
只是如今對蒸汽機的研究還在實驗室階段,想要量產并全面應用在各行各業,還需要一段時間。
等到研究得差不多了,李徹肯定是要優先把火車搞出來,然后把鐵路鋪到奉國各地。
畢竟鐵路交通,乃是國家之命脈。
前世的東北多災多難,被日俄兩國輪番侵略,是國恥。
但也不得不承認,戰爭有它的雙面性,并非全部都是負面意義。
兩國都把東北地區當做它們的地盤,建設得那叫一個盡心盡力,鋪鐵路、建水壩、挖礦
其中最出名的當屬大慶油田,當年小日子苦尋十幾年,僅距300米之遙,與大慶油田擦肩而過。
鐵路同樣如此,沙俄修建中東鐵路貫穿南北,918后日本接手管理并擴建。
兩國的侵略野心破滅后,這段鐵路卻是為新中國做了嫁衣。
建國后,東北憑借戰后鐵路和工業基礎優勢,成為全國的工業中心。
如今小日子已經被李徹把骨灰都揚了,沙俄那邊還不知道在哪貓著呢,這段屈辱的歷史必然不會重演,但鐵路還是要建的。
鐵路既能加速發展科技經濟,又能消耗一下庫房里堆積如山的鋼鐵,一舉兩得。
思考之際,已經到了奉天殿門口。
奉天殿的規制對標的是皇宮,不僅是李徹的住所,也是政治中心,平日里百官都要在這里值守。
如今已經到了下值時間,殿內并沒有多少人,只有一個房間還亮著微光,應該是今日值班的官吏。
李徹走入房間,頓時感覺熱氣撲面而來,空氣中有一股濃烈的羊肉香氣。
他不由得笑道:“好香啊。”
正圍著火爐旁的兩名值守官下意識站起身,看清楚李徹的臉和一眾將領后,立刻嚇得臉色煞白。
“殿殿下,屬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