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世俗權力還是宗教權力,核心都是一個東西。這一點歐洲人表現的最明顯,教皇和國王們爭來爭去好幾百年,連臉帶屁股都丟光了,最終不就是誰說話算數這點事兒嘛。
只要動心,接下來就好談了。大部分條件都可以答應,比如由吐魯番汗繼任,保留葉爾羌汗國,支持白山派打擊黑山派等等。
但做為回報,大明找幾個城市駐軍,順便保護商路并有限參與汗國管理,最少也得控制住關稅收繳,不過分吧?
只要把蛋下進去了,誰都別想安生。沒有了外部勢力的威脅,咱還可以制造內部矛盾嘛。
吐魯番汗掌握著世俗權力,白山派和卓掌控著宗教權力,難道他們倆之間就沒有誰想把兩個權力全抓在手里的嗎?只要有欲望,必須有弱點。
就算這兩位首領都是半神之軀,心無旁念,對現狀很滿足,洪濤也得想辦法讓他們有雜念、不滿足。你們都躺平了,老子的蛋怎么孵化啊!
其實根本就不用擔心他們倆拿到權力之后會立地成佛,能為了私欲借助外力傾軋本族的人,底線已經成負數了,稍微給點誘惑,看到權力還能更大,后背插兄弟兩刀的事兒肯定還會干下去。
只要世俗的大汗與宗教的和卓起了爭端,大明帝國就可以站在一邊嗑著瓜子當裁判了,無論偏向哪一方都會起決定性作用。
再然后嘛……洪濤任何一方都不會偏袒,而是誰弱就扶誰一把,盡最大可能不讓任何一方倒下去。
什么時候雙方都把底線突破了,缺德事做絕了,引發治下百姓極大不滿了,實力也都消耗的差不多了,什時候再挑對大明最有利的一方支持。通過傀儡的手,正大光明的將另一方除掉。
但這時候獲勝的一方會發現,原來費盡心思、丟光了臉面、耗光了內力,好不容易搶到手的權力并不是香餑餑,反倒成了脖子上的套索。
按照大明帝國的意思辦事,套索就會松一松;不聽話,馬上收緊。還別想破釜沉舟同歸于盡,因為失敗的一方并沒被斬草除根,只是被剝奪權力圈養起來了,隨時都能放出來。
到時候不用大明帝國動手,這只輸紅眼的瘋狗就會撲上去一頓撕咬,那才叫真正的仇恨,不死不休,根本勸不住。
“在1000多年前這里是漢朝西域都護府;在900多年前這里是唐朝的安西都護府。朕此行率軍前來并不是要占領,而是要恢復祖先打通的商路,讓大明商人可以通過這里把貨物賣到更西邊去。
可就是這么一點小要求,你們的大汗卻不愿意,那朕就只能自己來拿了。不過上天有好生之德,朕又是很善良的皇帝,不想看到百姓流離失所。所以在除掉了反對勢力之后,這里依舊要由你們來管理。
你大小也是位埃米爾,有沒有想過借此天賜良機讓家族壯大起來,也在葉爾羌或者喀什噶爾占據最好的土地,與汗族、和卓們平起平坐?”
但在坐山觀虎斗之前,洪濤還得先把技能練一練,對象就是這位若羌的小埃米爾。如果他上道,再表現出來一點點小能力,完全可以扶持成未來的親明勢力,反正局面越亂對大明越有利。
“日月汗是埃米爾家族的救命恩人,是真主派來拯救眾生的使者,阿巴什家族不能違抗真主的旨意!”
即便通過翻譯,有些詞句可能不是太貼合本意,阿巴什依舊還是聽出了中心思想,沒有太多遲疑,以很有代表性的方式做出了確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