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說無憑,你暫且把疑問放在心里,等此戰完結就大致明白了?!睂τ诙盼臒ǖ牟慌浜希闈矝]什么責怪。
想不通是正常的,沒有對后世殖民戰爭的了解,在這個時代里很少有人能天生明白掠奪資源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而且不用強行灌輸任何理論,只要讓他們看到結果,就會想通的。
女真大軍行進到距離寧遠城3里左右安營扎寨,除了正東和東南方向之外,還在北面的山腳下布置了至少一萬部隊,連綿的篝火足足有幾百堆,看上去如同繁星落地,煞是驚艷。
從這一點上充分證明了生活習慣的重要性,女真人非常習慣在山野間生活征戰,卻不怎么熟悉大海的脾氣,在潛意識里選擇了北邊的山區,而忽視了南邊的大海。
“陛下,城外的暗哨發現女真游騎已經出現在城南和城西,十數騎一隊,行蹤迅速,若是河上的橋梁被其發現,恐怕會連夜遭到破壞?!?/p>
由于皇帝堅持不下城,丁順、杜文煥以及眾參謀不得不跟著一起在城墻上就著凜冽的北風草草用完晚餐,然后全堆在旁邊,匯報著各個方向發現的敵情變化。
丁順最為焦慮,他是頭一次隨大軍出征,生怕漏掉了任何一個細節讓皇帝陷入陷阱,有個屁大點的事情也得仔細匯報。
“拆吧,不斷了我軍的退路怎么能讓他們安心圍點打援呢。”帶著孤軍進入寧遠城,被切斷后路是必然。如果女真人對河上的橋梁毫無動作,那洪濤才會心里打鼓,搞不懂對方要做什么了。
“圍點打援?”聽著皇帝嘴里冒出的新名詞,眾將互相看了看,全不太理解。
“三十六計的圍魏救趙,你等想必都知道。圍點打援與其相似,卻又多了些手段。圍魏救趙,突出的是個圍字,攻其必救,迫使敵人回援。
圍點打援突出的是個打字,女真軍隊行動速度比較快,戰斗力也比較強。他們用大軍將寧遠城團團困住,再加上朕在城中,就構成了圍點打援的所有要素。
只要聽聞朕被圍困,山海關總兵杜松,乃至朝中眾臣勢必要發兵援救,且會不顧一切的趕路。到時候女真人利用行動迅捷的優勢在途中設伏以逸待勞,更容易擊潰長途行軍的疲憊之師。
援軍沒了,寧遠成了孤城,城中守軍士氣嚴重受挫。此時女真軍隊再合二為一,挾大勝之勢,以優勢兵力,想攻則攻,想困則困,勝券在握?!?/p>
什么叫圍點打援,古代兵書中確實沒有準確記載,但意思都差不太多。以女真軍隊此次的各種舉動來看,他們就是先示弱,不停后退,故意引誘明軍出城,待遠離山海關之后再找合適的地點予以反擊。
寧遠城就不錯,距離山海關至少4天路程,有堅城可守更容易放松警惕。只要明軍進城,就等于鉆進了圈套。等被圍困之后只有堅守和突圍兩條路可選,而不管選擇哪一條路,女真人都有辦法予以痛擊。
堅守不出,用不了多久就會糧草短缺,只能被動突圍。依照常理和大明軍隊的一貫作風,此時很難再保持士氣和陣型,只要有一支部隊落荒而逃就會引發全軍潰散,屆時女真軍隊可以緊隨其后不斷掩殺。
假如杜松聞訊從山海關率部來救,那女真人就會在中途分兵設伏,先吃掉援軍,再繼續圍困城中明軍,最終還是一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