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總督此行無非是對你朝國王不如期朝貢的懲戒,如何又成了朕要陷安南于水火?”被人當面揭穿了陰謀,洪濤不光不惱羞成怒還笑了起來。
挺有意思的哈,至今為止,包括整天陪在身邊的王安在內,還沒有一個人能提前預判到自己的想法。今天終于出現(xiàn)了一個,卻是個遠隔千里不曾謀面的外國人。
“草民通讀了安南和華夏的史書,在其中發(fā)現(xiàn)了個共同點,也是朝代更迭的關鍵。誰若是能把此點化解,誰就能大權獨攬巍然不倒。只可惜歷經了千年沒有一個皇帝能做到,直到陛下登基。
陛下在廣東實施的新政正是破解此點的辦法,此后大明將如日中天重回永樂朝雄風,且有過之無不及。不僅安南,周邊所有小國恐都將臣服于大明天子腳下。
可大明的興盛對安南百姓來講不一定是好事,袁總督與占婆土司的對話,草民做為通譯聽得一清二楚。
以后安南怕是要成為肇慶和廣州郊外的農田,百姓把大米甘蔗種出來全會被海船拉走,換回兵甲利器相互廝殺,世世代代永無寧日。”
這次皇帝沒說讓平身,阮香江就以頭杵地跪著回答。詳細講述了是怎么了解廣東新政的,又是怎么理解的,最后則是對安南將來局面發(fā)展的預估。
“王承恩,聽見了嗎,這才叫有腦子的人,若是放在大明必能成為朕的助力。只可惜他是安南人……你以為該如何處置?”
洪濤雖然也坐在硬邦邦的橋面階梯上,看上去比阮香江舒服不了多少,實際上卻自在的很。一邊聽一邊搖頭晃腦左顧右盼,聽完了先不做評價,而是和身邊的王承恩交換起了意見。
“……奴婢以為不可聽其片面之詞,應交給張公公嚴加盤問,看看其背后有沒有人指使。”
此時的王承恩已經是成年人了,長高了不少,不能說健壯也稱得上結實,和七年前相比完完全全是個大小伙子。同時想法也隨之復雜了起來,任何事在他眼中都不再停留于表面,必然要追究內在。
“嗯,有道理……不過你覺得誰能在海軍突襲之前就在順化城收買當?shù)孛浚€要確保其被生擒,并得到袁總督的青睞,再帶到朕面前侃侃而談呢?”
對于這番見解洪濤先是點頭表示認可,做為皇帝的貼身長隨,又暗中控制著最神秘的壁虎情報系統(tǒng),警惕性當然是最重要的,懷疑一切不該叫本領而是本能。隨后又提出了一個疑問,像是要進一步加強警惕性。
“……萬歲爺,奴婢是不是猜錯了?”
但王承恩可不這么覺得,按照自己的邏輯查下去,完)
喜歡不明不清請大家收藏:()不明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