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肯回答是吧?面對國難既不想辦法也不講道理、不戍邊還不拿錢,光會空口白牙指責朕失德、群臣不忠,此種行徑純屬讓親者痛仇者快,更利于敵而不利于朝廷,可惱之極!
朕以為咆哮朝會之人定與那女真有勾連,平日里沒少做損我大明之事。錦衣衛,把他們押送大理寺著三法司審明,凡有悖于大明律者抄家戍邊!”
洪濤知道這些人不敢應戰,放棄遼東的計劃高層早就知曉,朝堂里各派系的大佬和骨干們也得到了消息,且已經在暗中討論了一個多月,并有了一致結論。
拿到朝會上宣布只是最終的結果,并不是要進行討論,誰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反對,誰就是消息不夠靈通、地位不夠重要的散兵游勇,根本掀不起浪花。
自己暫時不愿意和大派系直面硬懟,對待這些人就不用那么客氣了,更不用擔心他們背后有人撐腰,不僅要殺人還得誅心。
你們不是想挨打換名聲嗎?不是想靠頂撞皇帝出頭嗎?我一樣都不讓你們如愿,既不殺也不貶,就照準了最難受的地方捅。
首先名聲必須搞臭,只要錦衣衛想查,滿朝文武基本就沒誰能兩袖清風的,多多少少都要沾上腐敗的邊。再潔身自好也沒用,家里、族中總有人幫倒忙。
然后再把錢搞沒,一個個的干活不積極撈錢特起勁兒。撈吧,越多越好,一下全給清空,讓你們家一代甚至幾代人都白忙活,后面一代人還得背上罵名。
“圣上明察秋毫,四名科道、九名司官被當朝緝捕,已被大理寺下獄!”
光在朝會上硬懟回去,系統內部嚴查就完了嗎?誰要是這么想誰就是極端藐視景陽皇帝的智商,還極端高估了他的人品。
就在滿朝文武暗自慶幸沒當出頭鳥逃過一劫,并對皇帝的心狠手辣提高了十二萬分警惕時?!栋朐抡劇奉^版頭條的大標題,就讓他們切身感受到什么叫冰涼徹骨。
對于發生在朝堂里的各種爭斗,歷朝歷代都采取了家丑不外傳的做法,只有在實在瞞不過去時才會選擇性的對外公布,以示清正。
比如某某某位高官犯了某某某種大逆不道之罪,皇帝秉公執法予以嚴肅處理,絕不姑息云云。最典型的就是張居正,前腳剛死后腳就被彈劾貪濫僭奢、招權樹黨、結交宦官馮保把持朝政、三子皆中高完)
喜歡不明不清請大家收藏:()不明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