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道士之所以出現在芙蓉殿里,是因為他負責為檀華講授文學。
檀華身體不好,病情發作不定時,皇帝便特許她可以不必在國子監和兄弟姐妹一起讀書,而是給她安排了老師,讓她在芙蓉殿讀書。
不用和年紀相仿的小孩子一起學習,正合檀華的心意。
不過國子監也是一個重要的交際場地。
在那里學習的人不止有皇家子女,還有一些宗親和大臣的子女,
長居芙蓉殿,平時也不怎么出門,也不愛交際,檀華對這些人缺乏了解。
最初教她讀書的老師是一位三十來歲的女官,后來女官父親病了,她請命回家侍疾,檀華允了。
之后就變成了一個姓劉的老夫子,學問也許不錯,聽說是哪年的探花,現在也變成了朽木一條。
檀華總被對方不經意間講的什么婦德、妻德給惡心到。
去找皇帝換人,皇帝給了她幾個人選讓她挑,一個是韓王母親,一個是當時洛京有名的才女,另一個是太虛觀仙師的大弟子,一個道士。
首先排除韓王母親,而那位才女,據檀華所知當時正在談婚論嫁,諸事繁忙,檀華不愿意相擾,至于道士,除卻煉制丹藥,就是陪父皇談玄,閑著也是閑著。
檀華在其中選了道士。
初見時他一身灰色道袍,長得清秀好看,氣質里帶著一些方外之人的淡然,兼有為人弟子的謙恭。
道士收徒也要看長相嗎?
兩年過去了。
檀華看向身邊的道士,這些道士……全都死有余辜……
“我沒什么不解,怎么,道長有事兒忙嗎?”
她站起來,向著書房里的屏風走去。
道士的目光則是略掃了一眼身邊,檀華剛剛落座的地方,跪墊旁的深青色石磚上有一方淺粉色絲帕,像外面荷花花瓣一樣的顏色。
他凝視片刻,輕輕拾起來,隨后起身,向永壽公主走去。
站在她身邊能聞到淡淡的蘇合香的氣息。
蘇合香有開竅、辟穢、止痛的功效,永壽公主身患頑疾,她居住的芙蓉殿常年燃著這一味香料。
久而久之,這香氣仿佛沁入了她的肌膚之內,素日里,只要坐在她身邊不經意之間就能聞到蘇合香的幽幽香味。
她身邊是一扇繪制著亭臺樓閣的屏風。
檀華側站在屏風旁邊,她將身上的披帛拿下來搭在屏風上,一陣風順著敞開的窗戶吹進來,杏色薄紗輕輕飄動,檀華彎腰洗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