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這晚,睡是沒法睡的,各家都燃著油燈守歲迎新。這要是城里頭的高門大戶,大紅燈籠高高掛起,爺們談談頭年的大小事,再展望一下來看看,能看的過眼興許就能留下。不管在哪邊讀只要結果出來我會托人給家里捎個口信,你別擔心。這回出了門,下次歸家應該是在秋收之前,我心中很放不下你,但也沒法。中了秀才頂多就是不給家里添麻煩,中了舉人才能真正讓爹娘享福,讓你過好日子,這兩年我想多用些苦功。”
衛成沒太挑明,姜蜜聽懂了,心知男人想趕下次鄉試,她點點頭:“說到讀書我插不上嘴,家里我會照看好,你在外不必掛心。”
“本來應該我做男人的照顧你,我為了博功名成親之后在家的時間一直不多。你有個頭疼腦熱我不知道,受了委屈我也幫不上忙,我心里愧疚。”
說實話,姜蜜心里很舍不得,她寧肯男人沒很大出息也盼著跟前能有個知冷知熱的人。
可男人不像她目光短淺,衛成有學問也有大志向,做媳婦的不應阻攔。
她早先就在算日子,想著再有半個月男人又要離家,她心里有千萬般不舍,可縱使再怎么不舍,聽到這番話也熨帖了。
姜蜜眼眶有些發熱,她低頭看著腳下的路,穩著聲音說:“嫁過來之后我沒受過任何委屈,吃得飽,穿得也暖。”
“可你心里不好想,我知道你不想看我出門。”
姜蜜聲音小了些,說:“你要出遠門,我能不擔心嗎?我知道這是必須的,只希望相公在外頭一切順利,娘說明年秋天又有一場舉人考試,要能中就太好了。”
“我在外面一定刻苦用功。”
“具體哪天出門,定了嗎?”
“十五之后吧,計劃十六那天,看天公作不作美。”
兩人邊走邊說話,半路上還遇見好些個小嫂子,她們要不抱著孩子要不拿著菜,多數沒有男人陪同。看見衛成跟姜蜜走在一塊兒,還吆喝問衛三郎是陪媳婦回娘家?
衛成說是,就引來成串的羨慕。
“還是秀才公會疼婆娘!羨煞我們!”
又有人看到姜蜜提著那塊肉,肥瘦相宜或燒或燉都很好下口……看來衛家是真滿意這個新進門的媳婦,否則也不會拿肉給她做臉。
還說她是后娘養的命苦。
苦什么苦?
村里給人做媳婦的有幾個比得上她?
“秀才娘子命好喲!”
“真羨慕喲!”
……
哪怕走得不快,路上也只用了不到三刻鐘。衛成認得去姜家的路,不用指,他帶著媳婦快走到姜家門前,遇上路過的村人,村人認得姜蜜,看她和女婿一起回娘家來,轉頭沖姜家院子吆喝一聲:“姜二娃你在不在屋?你女兒女婿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