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評級,第七賢者乙上,第一。”
女媧微笑宣布了結果,并鼓掌表示祝賀。
其他九位賢者都沒出聲。他們知道數字之心絕對公正,只是出于本能,不免對第七賢者所謂的業績生出懷疑。
賢者們都不是天真少年,他們都沒有什么守護人族的信念。當這個賢者,就是方便為自己牟利。
很重要一點,賢者是不受制約的。
賢者們也都習慣了以權謀私,利用賢者權限做作自己的事情。
至于女媧發布的任務,賢者們都是默契的隨便做幾件,保持一個平衡。
數字之心的評定標準是相對的,也就是取所有賢者的中間值計算。只要大家都不賣力,就都能輕松混日子。
突然冒出個第七賢者,又拿到年度評級第一。看上去怎么看都像數據之心再側面對他們表達不滿。
在賢者私密頻道里,第九賢者就公開說:“我懷疑第七賢者是數據之心創造的虛擬人物,用來拉高評分標準。刺激我們賣力工作。”
“鯰魚效應?”
第二賢者覺得有點好笑:“鯰魚效應本身就是一個古老的笑話。第七賢者當不成鯰魚,我們更不是沙丁魚。”
“我覺得九賢者說的對。突然冒出一個第七賢者,哪有這種事情。數據之心創造出來的這才合理。”
另一名賢者表示了贊同,第七賢者實在是太詭異了。
“我們調查了一年,也沒有任何發現。這本身就不正常……”
“女媧明顯偏向第七賢者,更可以認定他們有關系。”
“要是第七賢者是虛擬人物,女媧就應該和他保持距離?”
“女媧故意反其道行之!”
賢者們都是絕頂聰明的人,各個意志堅定,對事情有自己的判斷。
一群賢者各執己見,誰也無法說服別人。
第一賢者說:“別吵了。第七賢者如果是數據之心創造的虛擬人物,總會露出破綻。現在沒必要討論。
“第七賢者一個人,改變不了我們的節奏。我們不用管他。這個評級第一就給他又如何……”
話是這么說,第九賢者卻很不滿意。按照賢者們默認的規則,今年輪到他拿評級第一。
第七賢者突然冒出來,把評級第一拿走,也搶了他應得的福利。對于賢者來說,年度評級第一的獎勵也非常誘人。
這也是數據之心激勵賢者的手段。只是賢者們墮落,并形成一個頑固圈子。對獎勵重新進行分配,這種獎勵也就失去了激勵的作用。
第九賢者表達了強烈不滿,卻沒有得到回應,他一怒之下就先走了。
其他賢者覺得無趣,也都散了。
第十賢者卻沒走,因為他收到第七賢者密信,請求和他單獨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