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半島戰場上第一次戰役的失敗,并沒有讓鷹醬警醒過來。
因為在第一次戰役時老總并未下令進行大規模追擊,而是放任聯合國軍撤退到清川江以南地區。
所以這也讓鷹醬認為龍國無意和他們進行較量,只是想阻止他們靠近鴨綠江。
這也是美帝國家安全委員會得出的結論。
于是在沒有確定龍國出兵半島的意圖之前,他們讓麥克阿瑟繼續執行占領半島的計劃。
麥克阿瑟上將這才下令空軍轟炸鴨綠江大橋,阻止志愿軍大規模進入半島,同時下達了發動地面攻勢的命令。
西線的第8集團軍主力由清川江北上,東線由第10軍經長津湖西進,東西兩線部隊與武坪里匯合,圍殲在半島北部的志愿軍和人民軍。
他們現在還以為在半島地區的志愿軍不過才幾萬人而已。
并不知道現在半島上志愿軍的總兵力有7個軍21個師,再加上三個炮兵師、火箭炮團、三個高炮師等,總兵力將近30萬人。
而聯合國軍此時在半島的兵力則是高達55萬人,其中地面部隊就達到了426萬。
也正是介于現在半島戰場上敵我雙方兵力相差懸殊。
第9兵團的三個軍接到了軍委命令,入朝作戰,參與抗美援朝戰爭。
第9兵團20軍、26軍、27軍抵達東北之后,甚至都來不及換冬裝,便緊急開赴東線戰場擔任東線作戰任務。
原42軍則是調回西線戰場,老總也準備在西線包一個大餃子,42軍擔任最外圍的迂回穿插任務。
11月底,雙方都各自完成戰略部署。
西線戰場最先打響。
在25日黃昏,老總一聲令下,開啟了志愿軍全線反擊的攻勢。
第38軍、42軍向德川、寧愿地區的南朝第7師、第8師發起進攻。
李云龍的c軍,向球場以北的新興洞、蘇民洞地區向美帝第2步兵師發起進攻。
第40軍、66軍、39軍這分別在定州、泰川、云山地區攻擊美帝第24師、25師,英27旅、南朝第1師等部隊。
在第一次戰役當中屢次延誤戰機的第38軍,也在此戰當中為自己正名,還獲得了萬歲軍的名號。
而這一戰正是三所里、龍源里阻擊戰。
第38軍113師和歷史上一樣,完成了14小時前進70多公里的戰爭史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