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兆瓦超臨界發電機組的工作在緊張進行當中,防空導彈的項目也并沒有落下。
西南一重的125萬噸水壓機制造也進入到了關鍵階段。
在原歷史上,龍國的12500噸自由鍛造水壓機于1958年立項、1962年方才建成投產,中間歷時4年的時間。
而之所以需要耗費這么長的時間,主要就是因為當時的龍國什么都沒有,更加沒有圖紙什么的,全都依靠自己一路摸索過來的。
再加上當時的龍國最大的水壓機僅有3000噸,根本就無法鍛造超過30噸的大型鍛件。
所以僅花費了四年時間已經算是很快了。
當然現在西南一重廠的125萬噸自由鍛造水壓機也面臨著這個問題。
盡管他們廠有著5000噸級的自由鍛造水壓機,但也無法鍛造超過百噸的部件。
而125萬噸的水壓機核心的上下橫梁卻各自高達300噸。
這兩根橫梁可是需要承載6個主缸的壓力,每個主缸壓力就高達2000噸。
所以趙杰也只能采用前輩使用過的土辦法,那就是用螞蟻啃骨頭的辦法。
以鋼板疊焊+電渣焊,也就是用分段式建造80噸級的部件,然后再用這項技術進行焊接。
目前這兩根300噸級的橫梁都已經完成了加工。
條件比起歷史上的龍國來說要好上太多了。
目前這臺125萬噸公稱壓力的萬噸水壓機所需要的6個主缸也已經完成了鍛造。
所需要的4萬多個零部件,目前已經生產了超過三萬個。
這也意味著這臺水壓機已經可以進行初期的安裝了。
預計將在明年2月份就可以投入使用。
到時候就可以結束龍國沒有加工大型鍛造部件能力的歷史。
而同時期鷹醬和蘇熊的水壓機最大公稱壓力則是在3萬噸左右。
盡管還沒有趕上世界先進水平,但只要踏出了最重要的第一步,有他趙杰在的情況下,趕蘇超美也就是時間問題罷了。
而且這個時間不會太長。
他會讓西方見識一下什么叫做掛逼速度。
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快便來到了10月中旬,鷹醬和南棒部隊已經將戰線推到了鴨綠江邊,距離不超過一百公里。
面對這個情況,領袖便下達了大軍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的指令。